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

ID:58157788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1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_第1页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_第2页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_第3页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_第4页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王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其中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他们彼此间的了解与理解,还有利于改进自我反省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所以,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也正是当下我们所进行的参与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如今的课堂,小组工作已成为常态,但是,我们还应关注另一种课堂现象: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一堂语文课上,我自

2、信满满地按照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还有的小组,干脆将讨论的内容弃之一旁,或坐以等待别人的成果,或趁此热闹的场景,聊起了“题”外

3、话……认真审视这样的课堂,不难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它对于改善课堂的7气氛、促进学习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由于许多老师不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只注重表面形式,只鼓励学生热烈讨论或共同完成作业,一堂课下来虽然课堂气氛热烈,但仔细回忆一下,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收获、教师从中起的作用等。这种合作学习只是表面形式的,没有起到合作学习应起的作用。2.合作学习自由化。合

4、作学习本来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的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合作学习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生命的活力,但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有些合作学习中,一味地突出学生的“自主”,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只是一个旁观者。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根本不能使学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而也只能是流于形式的自由化学习。3.合作学习的内容不恰当。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比如,当问题过

5、难时,学生即使花大量的时间讨论,也不能达到目标;当学生面临全新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储备知识基础时,讨论也达不到预期目标;当问题过于简单,提出后学生马上能够回答,亦没有讨论的必要。当这三种情境之一出现时,合作学习就变成了浪费教学时间的无效劳动。4.合作技能弱。小组合作时你一句我一句,各自抢着说,最后没有形成结论。组内同学缺乏必要的合作能力,学生不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能对别人所说的意见进行评价,也不把各人想法归纳起来,这与合作学习既“贡献”又“分享”的理念是相违背的,这样的合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7二、

6、合作学习的要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组内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正确角色定位。三、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不同于传

7、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支配者,而应重新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和联络员。(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的核心角色。“促进”,不仅要“促成”,促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更要使学生面临挑战,生成新矛盾,推动他们有新的发展。所以,作为促进者,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应重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从而成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推动者,成为学生的人生引路人。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第一,考虑问题的适宜性。小组中

8、讨论的问题不应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也不应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漫无边际,无从下手的。讨论问题的难度要遵循“7难度大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也就是说合作学习将要解决的问题,或是略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而设计的问题;或是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只有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或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其解决策略多变而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有限,群策群力才能找到多个答案或最佳答案的问题。第二,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给学生营造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