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

ID:58210840

大小:679.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7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1页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2页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3页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4页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荬迓

2、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证分析张威,王舒鸿(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天津300071;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天津300071;3.海泰投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300384)摘要:经典理论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解释为技术和资本两个因素,文章尝试创新地应用DEA模型将其量化并进行解释,然后分别对各个省市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有1个省份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只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8个省市仅受到资本产出比变化的影响.还有15个省市同时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另外4个省市没有

3、受到上述两个因素影响,其劳动收入份额也未出现下降。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偏向型技术进步;数据包络分析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14)06—0123—04maxII=pY-wL一,=)一K一rK(2)0引言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31=Kpf’()~Kw=O(3)劳动收入份额是人们非常重视的指标,用以衡量劳动可以得到: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近30年来我国国民w/p:厂’()(4)劳动收入绝对量在不断提高,但劳动收入份额一直处于下此时定义正=y为资本产出比

4、。利用(1),(4)式可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资本产出所占的收入增长要远远高以得到劳动收入份额的表达式为:于劳动收入的增加幅度,所以人们普遍感觉物价上涨,工资不涨。这样直接会导致消费动力不足,使经济缺乏上涨fpY=卟pKf(t)=f(1)(I51J·的动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技术进步导致了资如果生产函数为CES生产函数,则劳动收人份额可以本产出比增加,同时技术进步却忽视了对劳动力价值的提表示为:升,这就产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的问题。除此之外,劳动收入份额可能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劳动的异质性:=

5、_:等二=_:一庀(6o)(罗长远,2008);企业的异质性(周明海,2010);以及垂直专业化的程度(王舒鸿,2012)等,且各个省份受到的影响其中,为要素替代弹性。由(6)式可得,劳动收入份因素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影响劳动收入份额额的增减取决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当替代弹性为1下降的因素,进一步的从省际角度出发,对各个省市的影时,劳动收人份额为常数,当替代弹性大于1时,即资本与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找到对应不同省市劳动份劳动相互替代时,劳动收入份额随资本产出比的上升而下额下降的解决办

6、法。降,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即资本与劳动互补时,劳动收入份额随资本产出比的上升而上升。1模型此时,我们将技术进步引入生产函数中。由于新近的研究认为技术进步一般不具有希克斯中性特性,而是存在新古典经济学将生产函数定义为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偏向性,故我们将生产函数设定为:函数时,就无形中假定劳动收入份额在长期中保持稳定,y:(AK)扣一+(1一a)(A。L)(a-i)/a1叭”从而形成“卡尔多特征事实”。但实际生活中,生产函数是千变万化的,不能总是满足或者只有很少的情况满足柯其中,A1和A分别为资本增强型技

7、术进步和劳动增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这就造成了理论和经验上的强型技术进步,考虑到对于某~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不符。为更好的描述经验事实,本文首先假定生产函数为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用A,1,2来衡量规模报酬不变的齐次函数形式,假定生产要素为劳动力L技术随时间的变化对产出的影响效果。利用公式(6)可和资本K,可得函数为:得:y=F(K,L)=Kfd,L/K)=Kf(1)(1)(1-a)(A一’钆(1一a)(A2L)J,+口(A1K)【”:1-a(A1其中,L/K,F(·)和厂(·汾别表示生

8、产函数形式,假设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则:(7)。计与决策2014年第6期·总第402期123对(7)式取对数可得:11ln(1一ar)=InOL+旦二lnA1+旦二1nk(8)17根据理论模型,某一项技术随时间的流逝对产出的作用效果也越来越弱,所以厂(£)为时间的负函数,经验证明我国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Jl(z-1)/a大于零。根据(8)式,我们设定模型的一般形式为:1n(1一dL)=1+2lnA1+3Ink(9)图1资本偏同性技术进步这样,就将理论模型进行了显著的拓展,可以用来对在图1中

9、,存在T期和T+I期两个生产时期,T期的生现实生活进行估计和拟合。等式左边为资本份额的对数,产前沿面为CET曲线,其中的一个生产决策单元为A,在T通过右边技术水平和资本产出比进行拟合。一般来说,资期生产技术水平下,A未能达到生产有效率水平,存在劳本增强型的技术进步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资本增强型技动和资本的投入冗余。其中,A的资本投入冗余为AC,劳术进步越大,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越大,两者之间呈反向关动投入冗余为AE。在T+I时期,A的投入产出均已发生变系,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