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

“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

ID:5821967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_第1页
“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_第2页
“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_第3页
“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_第4页
“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练笔”让学生乐于习作  时下,微博、微信充盈着现代人的生活,教育也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而对小学语文课程、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微练笔”也是一个富含时代气息的教学元素。为此,笔者在所执教的班级中,尝试开展“微练笔”习作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微练笔本”,通过记录自己瞬间感受,仿写经典语段等多种形式进行微练笔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微练笔”激发学生积极习作  传统的练笔形式往往就是一周写一篇周记或单元作文,单次习作时间长,学生怕写,教师烦改,已是司空见惯。学生的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情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

2、上,表达真情实感。  在我们班的“微练笔本”中,不少学生都有真实吐露过对“微练笔”这一习作形式的看法和期待。其中,有学生在第一次的微日记中这样写道:“‘微练笔’――太时尚了!平时只能周末上电脑玩微博,现在我要开启我的‘纸上微博’,随时随地发‘微博’,我的‘微博’我做主!”同时,学生还将自己的微练笔本用“微博”的窗口样式进行了一番装饰和美化。不难看出,“微练笔”成了学生眼中的“时尚”,学生想写、乐写不言而喻。  “微练笔”最大的魅力在于“微”――短小、随性,不受限制。不局限于统一的命题,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字数,可通过“微练笔本”随感而发,随心而作,这种形式在一

3、定程度上让学生走出“怕写”的困境。  “微练笔”彰显学生个性色彩  在指导学生练笔中,应注重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用自己的手画出自己的心,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色彩。  在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把“微练笔本”看成自己的“纸上博客”,并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本子要设置“首页”,首页主要体现练笔的目录,即对自己练笔内容进行分类。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微练笔的每一页配上绘画图案,点缀装饰自己的习作。这样一来,学生兴致盎然,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手好活”装点自己的“微练笔本”。比如:在文本的风格

4、上,有的学生在每一页画上一个时钟,以“时钟钟面”为背景,用刻度记录自己每一次练笔的时间;有的学生以“博客”界面为背景,还配以“发送”“返回”“点击”等形式的“按键”;有的学生以“花园”为背景,画上了色彩斑斓的鲜花和篱笆等,“圈”起孩子的珠玑字句,俨然就是一座“心灵的花园”。其次,从练笔的内容上看,有的学生喜欢根据当天的练笔内容或心情配上相应的心情图案,如表情图案、天气图案等;有的学生会在练笔本中写下自己读优秀美文的“微感受”,然后还会结合美文的内容“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愿意为练笔本“锦上添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乐于表达、喜于写作的积极态度。而学生在练

5、笔中绘画,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从而将习作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在其中得以综合的训练,最终形成情动辞发、心手合一的良好写作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微练笔”已不仅仅是一本见证学生言语发展水平的习作本,更是展示学生个性色彩的记录本。  “微练笔”拓宽学生习作思路  达到此目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学情分析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练笔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拓宽习作的思路。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我班学生的习作水平,遵循“仿写到创作提高,课内到课外延伸”的思路将练笔的形式分成“微仿写”“微感受”“微续写”“微日记”四类,让学生根据自

6、己的爱好自行选择喜欢的练笔形式,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行选择练笔的难易程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练笔的乐趣,都能在练笔中得到提升。  从课内的“仿”开始可以说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之一。从模仿起步能在学生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托教材文本资源,挖掘仿写的训练点,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适时、适量、分层地进行指导“微仿写”。仿写的内容包括仿典型句式、仿精彩语段、仿布局谋篇等。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仿写”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此外,�W生还能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感受成功乐趣。  

7、从课外的“创”提升“仿”不是目的,“仿”就是为了“创”。从“微仿写”到“微续写”“微感受”“微日记”,这本身就是一个从“仿”到“创”的提高,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过程。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法,就能加以运用对课文进行“补白式”的“微续写”创作、对文章品读之后的“微感受”描绘,甚至愿意“随心所欲”地进行原滋原味的“微日记”创作,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吐露瞬间的真情实感。  自从本班开展“微练笔”训练以来,小作者们的兴趣普遍浓厚。对于学生而言,“微练笔”的内容不拘一格,字数不限,形式多样,可进行模仿优秀范例,习得遣词造句的积累;可天马行空地想象,表达自己的瞬

8、间感受;或者只要将每日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