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

ID:58233888

大小:356.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05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1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2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3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4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5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6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7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8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9页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思考:1、根据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共价键有极性、非极性之分,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是否也有极性、非极性之分呢?2、分子中的共价键无极性,其分子是否无极性?分子中的共价键有极性,其分子是否一定有极性?分子的极性又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呢?ClCl共用电子对2个Cl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一、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非极性分子: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H2、Cl2、N2、O2等。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因为共用电子对无

2、偏向,分子是非极性分子HCl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一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二)极性分子:整个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均匀、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叫做极性分子。如:HCl、H2O、NH3等。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吗?思考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应视分子的空间构型而定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对称:直线型、正三角形、正四面体为非极性分子。如直线型分子CO2、CS

3、2、C2H2,正三角形分子BF3,正四面体分子CCl4、CH4等。OOC180º直线型分子CO2180º直线型分子CS2BF3: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型CCL4正四面体型CH4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有:三角锥形、折线型。如NH3为三角锥形,H2O、H2S等为折线型。HOH104º30'O-H键是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O原子,由于分子是折线型,两个O-H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均匀,是极性分子折线型H2O折线型分子SO2HHHNNH3:107º18'三角锥型,不对称,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三

4、角锥形分子的极性分子的空间结构键的极性决定小结:判断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依据:双原子分子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分子HCl,CO,NO非极性分子H2,O2,N2判断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依据:多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键→有极性键空间结构对称→空间结构不对称→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H4为极性分子 如:NH3,H2O非极性分子P4,C60常见分子键的极性键角分子构型分子类型1、常见分子的构型及分子的极性双原子分子H2、Cl2无无直线型非极性HCl有无直线型极性H2O有104º30'折线型极性CO2有180º直线型非极性三原子分子四原子

5、分子NH3有107º18'三角锥型极性BF3有120º平面三角形非极性CH4有109º28'正四面体型非极性五原子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概念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含义决定因素联系说明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键的极型空间构型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2.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3.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

6、含有离子键C.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价键是否有极性,决定于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移B.在多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几种化学键C.分子是否有极性,只决定于形成的化学键D.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必定是非极性分子A、B3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H2OB.Cl2C.NH3D.CCl4D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CH4和Br2B.NH3和H2OC.H2S和CCl4D.CO2和HClB5、在下列物质中:①含离子

7、键的物质是;②含有共价键化合物的是;③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④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ACl2BNalCH2SDCO2ECaCl2FN2GCCl4HNa2OINH3JHBrB、E、H、C、D、G、I、J、G、D、A、F、“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如:Cl2、Br2、I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在苯、四氯化碳等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研究分子极性的实际意义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沸点也有影响,极性大,熔沸点就高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