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

ID:58309253

大小:407.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3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_第1页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_第2页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_第3页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_第4页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族艺术研究。论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口段绪懿摘要:余上沅是中国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本文从戏剧表演定义、表演工具、演员修养、向戏曲表演学习等方面对余上沅戏剧表演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关键词:余上沅;戏剧;表演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0X(2013)05—0066—06作者简介:段绪懿,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博士。四川成都610064早在国剧运动时期,余上沅就将戏剧作演理论研究成为余上沅戏剧理论研究中一个为一种综合艺术来进行考

2、察,戏剧表演是其非常重要的部分,并贯穿于余上沅戏剧研究关注的重点。他曾将“国剧”定义为:“中生涯的始终。国人对于戏剧,根本上就要由中国人用中国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分为两个材料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这样的戏我们阶段:名之日‘国剧’。”⋯所谓“国剧”,其核心是第一阶段:国剧运动时期,1927年国剧一个“演”字,由“演”将演员与观众联系运动前后。这是余上沅戏剧表演理论初步形在一起,演与观的两端皆为“中国人”,而表成阶段。这一阶段中,余上沅发表了《旧剧演的内容为“中国材料”,突出了表演在戏剧评价》《国

3、剧运动序》《表演研究》《表情的中的作用。工具与方法》等文,提出戏剧表演需要训练、在1942年的《表演提要》一文中,余上戏剧表演中表情的重要性等观点,主张向戏沅更是描述了戏剧表演的重要性,他认为曲学习表演,并对戏曲表演进行了理性分析,“对于一剧之演出工作,演出者与导演者所负夸赞中国戏曲表演是一种“纯粹的艺术”,总责任齐重,自不待言,迨夫既经搬上舞台,结出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艺术性”等其成败遂操诸演员之手,缘一般观众之欣赏特征。x,-J-象,厥唯演技,剧中故事为其素所茫然者,第二阶段:剧专时期,担任

4、国立剧专校固须由演员传达,而原系观众熟知之故事,长的十四年间。这是余上沅戏剧表演理论的尤须演员凭其技艺,绘形绘色惟妙惟肖,使成熟阶段。这一阶段,余上沅选编了《表演之活现于眼前也。故表演实为使剧中脚色活艺术理论》一书,撰写了《表演提要》一灵活现于舞台之艺术。”正因为此,戏剧表文,在第一阶段表演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收稿日期:2013—08—20基金项目:本文是作者主持的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国立剧专演剧学派研究》(项目编号【12DB091)和四川省教育厅课题《余上沅导演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1

5、SA163】)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度校级重点培育项目《国立剧专与中国现代话剧发展》项目资金资助。·66·戏居Uo剧专表演实践,对表演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用到戏剧表演中,显然抓住了戏剧表演的外提出了一整套涉及表演艺术本质、表演训练、在表现之关键环节。有了动作,戏剧表演才表演舞台表现等方面的表演艺术理论问题。能进行充分的表现。综合来看,余上沅的戏剧表演理论研究第三,提出表演作为一种舞台艺术的特包含以下内容。别之处:表演能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从作品中“跃”出,并能“触于目,人于耳,感于

6、一、戏剧表演艺术是“使剧中脚色心,随之而啼笑喜怒”。活灵活现于舞台之艺术”这一阐释是余上沅将表演与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时得出的结论,它既体现了余上沅对1941年发表的《表演提要》一文中,余表演艺术感染力的最高要求,也强调了观众上沅将戏剧与文学进行对照,提出了戏剧表面对表演时的反应:“啼笑喜怒”,这一观剧演的定义:戏剧“表演实为使剧中脚色活灵反映是具有强烈民族性特征的。活现于舞台之艺术。”认为:文学“能使人如文学是通过阅读者的想象在阅读者的头闻其声如见其人”,却不能“自纸上跃出”,脑中成像,表演则是通过

7、表演者的努力将剧让观众“目睹其人,耳闻其声”,而戏剧表演本中的形象展现于舞台,表演具有形象性的表现出来的则是“活灵活现”的“具体的动特征。戏剧通过表演使观众产生“啼笑喜怒”作”,能达到“触于目,人于耳,感于心,随的共鸣,戏剧表演也就达到了目的。“触于之而啼笑喜怒”的戏剧效果。余上沅的戏剧目,人于耳,感于心,随之而啼笑喜怒”则表演定义在40年代初的时候,是有其独特价是余上沅对表演艺术感染力的最高要求,它值的。体现了观剧者观剧时感官感受逐渐过渡到审首先,将戏剧表演提高到了舞台艺术的美感受的过程。层面进

8、行表述。强调戏剧表演要通过“具体的动作”使中国戏曲是一种以戏曲表演为中心的戏戏剧观众产生共鸣似的情感表现,并产生相剧,戏曲表演展现出“唱念做打”之美,极应的“啼笑喜怒”式的情感反应,又具有强具艺术性。但是,中国话剧在逐渐诞生的过烈的民族性。同为观看演出,西方观众与中程中,其表演的艺术性并没有得到相当的重国观众对表演的反应是不同的。早在古希腊视,20世纪初的话剧表演更多地被认为是宣时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就提出了著传的工具,它的艺术性被其工具性掩盖着。名的“卡塔西斯效应”:悲剧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