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

ID:58412725

大小:4.89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9-07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_第1页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_第2页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_第3页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_第4页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物相分析是为了确定待测样品的结构状态,同时也确定了物质的种类。定量分析--多相共存时,组成相含量是多少。相是材料中各元素作用形成的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结构和性质的均匀组成部分,分为化合物和固溶体两类。物相分析,是指确定材料由哪些相组成和确定各组成相的含量。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方向及强度来鉴定结晶物质的物相的方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3.5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粉末晶体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是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即衍射线的方向及强度来达到鉴定结晶物质的。原因:1)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

2、成和晶体结构,不会存在两种结晶物质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和质点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完全一致的物质;3.5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2)结晶物质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d、θ和I);3)多种结晶状物质混合或共生,它们的衍射花样也只是简单叠加,互不干扰,相互独立。(混合物物相分析)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参数,包括点阵类型、晶胞大小、晶胞形状、晶胞中原子种类及位置等。 与结构有关的信息都会在衍射花样中得到体现,首先表现在衍射线条数目、位置及其强度上,如同指纹,反应每种物质的特征。物相分析根据衍射线条位置(一定,2角就一定,它决定于结构的点

3、阵面的d值)和强度确定物相。3.5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对于聚合物材料来说,还应考虑整个X射线衍射曲线,因为聚合物X射线衍射曲线的非晶态衍射晕环(漫散峰)极大处位置、峰的形状也是反映材料结构特征的信息,用这个峰位2角所求出的d值,通常对应着结构中的分子链(原子或原子团)的统计平均间距。3.5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制备在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分析时,样品制备会对衍射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制成平板状样品,衍射仪均附有表面平整光滑的玻璃或铝质的样品板,板上开有窗孔或不穿透的凹槽,样品放入其中进行测定。1.粉晶样品的制备(1)将

4、被测试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成10μm左右的细粉;(2)将适量研好的细粉填入凹槽,并用平整的玻璃板将其压紧;(3)将槽外或高出样品中板面的多余粉末刮去,重新将样品压平,使样品表面与样品板面平整光滑。若是使用带有窗孔的样品板,则把样板放在一表面平整光滑的玻璃板上,将粉末填入窗孔,捣实压紧即可。样品测试时,应使贴玻璃板的一面对着入射X射线。2。特殊样品的制备对于金属、陶瓷、玻璃等一些不易研成粉末的样品,可先将其锯成窗孔大小,磨平一面,再用橡皮泥或石蜡将其固定在窗孔内。对于片状、纤维状或薄膜样品也可取窗孔大小直接嵌固在窗孔内。但固定在窗孔内的

5、样品其平整表面必须与样品板平齐,并对着入射X射线。物相分析原理:将实验测定的衍射花样与已知标准物质的衍射花样比较,从而判定未知物相。混合试样物相的X射线衍射花样是各个单独物相衍射花样的简单迭加,根据这一原理,就有可能把混合物物相的各个物相分析出来。3.5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1.物相标准衍射图谱(花样)的获取:1)1938年,J.D.Hanawalt等就开始收集并摄取各种已知物质的衍射花样,将这些衍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整理、分类。2)1942年,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整理出版了最早的一套晶体物质衍射数据标准卡,共计1300张,称之为AS

6、TM卡。3.5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3)1969年,组建了“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TheJointCommitteeonPowderDiffractionStandards,JCPDS),专门负责收集、校订各种物质的衍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统一分类和编号,编制成卡片出版。这些卡片,即被称为PDF卡(ThePowderDiffractionFile),有时也称其为JCPDS卡片。 目前,这些PDF卡已有好几万张之多,而且,为便于查找,还出版了集中检索手册。2.PDF卡片d1a1b1c1d78I/I12a2b2c2ddÅI/I1hkldÅ

7、I/I1hklRad.λFilterDia.CutoffColl.I/I1dcorr.abs.?Ref.399Sys.S.G.a0b0c0ACΑβγZRef.4εαnωβeγSign2VDmpColorRef.56PDF卡片形式10(1)1a,1b,1c区域为从衍射图的透射区(2θ<90º=中选出的三条最强线的面间距。1d为衍射图中出现的最大面间距。(1)1a,1b,1c区域为从衍射图的透射区(2θ<90º=中选出的三条最强线的面间距。1d为衍射图中出现的最大面间距。 (2)2a,2b,2c,2d区间中所列的是(1)区域中四条衍射

8、线的相对强度。最强线为100,当最强线的强度比其余线小强度高很多时,有时也会将最强线强度定为大于100。(3)第三区间列出了所获实验数据时的实验条件。Rad所用X射线的种类(CuKα,FeKα…)λ0X射线的波长(Å)Filter为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