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

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

ID:58443221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_第1页
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_第2页
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_第3页
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_第4页
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初探  姓名:寄惠霞  单位:虢镇小学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数学教学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等方面产生了全面的创新。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设计,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教学情景,让数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学好数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

2、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数学应当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重复图象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的转换等效果,充分呈现给学生直观、形象、新奇的视觉,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  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学》在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物体外,还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桌椅、门窗,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此时,我再轻击鼠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演示:桌椅、门窗

3、、黑板,还有一位老奶奶养的十只小鸭子;客厅里水果盘上摆放的八个苹果等一些物品,让学生去看一看,去数一数。学生会被屏幕上出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模一样的物品,感到好奇,会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认真地去数一数。接着再教学《上下》的关系,看屏幕:柜子上放着电视机、餐桌下有一把小椅子等。引导学生看讲台上有一本数学书,课桌下面有书包等等,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和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感知上下的关系,让学生说说上下的关系,学生自然会联系到生活中的许多例子,说出:我的鼻子在嘴巴上面,我的眼睛在眉毛下面……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很多,就这样从信息

4、技术演示到生活中例子,学生逐步了解了上下的关系。因此,我们应以教材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去说、去表达,从而掌握教学内容。  二、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优化学生认识过程,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原型,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广阔的经验背景。而学生生活经验淌浅,无法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数学老师,应当将数学教学环节与现代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

5、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表象,从学生所熟悉的,所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与教学内容融洽在一起,呈现给学生。例如:我在教学《人民币的单位》这一课时,我特意创设了一个多媒体商店购物场面,分别出示杨梅、饼干、聪明豆等小零食,并分别标明各种商品每包的价格。再点击鼠标:一个小朋友来商店买东西,问:阿姨这一包杨梅多少钱一包?售货员说:8角5分。小朋友说:给你1元。售货员:找给你1角5分。……这样通过看几个顾客和售货员在售货过程中,付钱、找钱,学生初步了解了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这时我再让学生去亲自实践,拿出事先准备的文具用品,并标明

6、各种价钱,同时要求学生也拿出事先准备的1元、2元、1角、2角、5角、1分、2分、5分等人民币(纸币或硬币),活动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选一至两名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当顾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购物活动。学生通过识别商品的标价、付钱、找钱等方式,加深了对人民币的了解,能灵活地运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换算。信息技术能把声音、图象、色彩呈现给学生,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形象、生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由认识——实践——再认识,深化过程,学生在认识,在实践中,逐步感悟,逐步了解了教学内容,突破了教学重点,加深了对数学

7、知识的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把静态变为动态,把抽象变为直观,为生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架设桥梁。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对数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难以理解,而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把枯燥的变为生动的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利用信息技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角,信息技术能生动、逼真地把整个过程演示出来,操作思路清晰、步骤清楚。此时教师再作适当的讲解

8、,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讲解会随着图形的呈现深入协调发展,学生很快就会理解了教学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去剪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方法,并能独立剪拼出来。这样通过用信息技术把比较抽象的三角形剪拼演示出来,再配上动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