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

ID:58454868

大小: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3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_第1页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_第2页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_第3页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_第4页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贪吃笔者是小一班的班主任,小辉是笔者班上的一个调皮男孩,现是3周岁,他有个奇怪的嗜好,就是贪吃。过度的贪吃,笔者称之为“嗜吃”,并且这种贪吃表现,让人不可理喻。  场景一:新学期伊始,引发了“嗜吃”。  20010年9月开学初,早操结束后,小朋友都自觉地去洗手,准备吃点心。小辉很兴奋,一会儿帮忙擦桌子,一会儿又积极去拿杯子。等小朋友们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生活老师开始帮他们装豆浆。小辉很快喝完牛奶,又吃完了面包。开始往桌子上找寻别的孩子掉下的面包屑,一点一点地捡起来,然后飞快地往

2、嘴里塞,动作之迅速,让我来不及制止他。一转身,有个小朋友过来告状说:有人将没吃完的面包扔在垃圾桶。这时我看到小辉就蹲在垃圾桶旁,用手往垃圾桶里掏着,我大声喝道:“小辉,脏,你在干什么?”小辉全然不听我的忠告,将人家扔在垃圾桶的面包匆忙地塞进自己的嘴里,等我走到跟前时,他嘴里已塞得鼓鼓的。我既惊诧,又生气,忙叫他赶紧将剩下来的面包吐出来。我心平气和地问他:“肚子饿吗?”他摇摇头说:“不会”。“你为什么去捡别人的面包吃?”小辉没有回答,只是低着头。  场景二:见习生来了,引发了“嗜吃”。  开学后,班

3、上来了见习生。小朋友都很高兴,缠着新老师玩。到吃点心的时候了,小辉很快吃完了自己的一份,大声地说:“老师,我吃完了。”我夸他,“乖,很棒!”小辉放好了自己的杯子,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我正在解答见习生的一些问题。忽然听到争吵声,我循声过去。“老师,小辉抢我的蛋糕吃”,又有人告小辉的状了,我问小辉,你怎么去抢人家的蛋糕?小辉没说话。我摸摸他的头,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见习生走过来说:“小辉在拿别人吃剩的蛋糕吃。”这时,我看到小辉手上拿了几个人家吃剩的蛋糕,拼命往嘴里塞,好几个孩子围着他笑,一个调皮的男孩儿

4、还大声嚷嚷道:“大家把不吃的、吃剩的蛋糕都拿给小辉。”我问其他孩子怎么回事?有个女孩儿说:“小辉说,谁不吃的都拿给他吃,我们就把吃不完的,拿给他了。”我觉得这件事得引起重视,应该好好教育一下孩子们。于是,我讲了一个关于讲卫生的故事,并告诉孩子们不要随便吃东西,也不要将自己吃剩的东西拿给别人吃。  场景三:实习生来了,引发了“嗜吃”。  送走了见习生,又迎来了实习生,小辉又开始了“嗜吃”。实习生来到班上的当天,吃点心时,又开始去捡别人掉在桌上的蛋糕屑吃。他的异常举动马上让实习生看到了。实习生过来问我

5、,这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怎么那么奇怪,捡人家掉的东西吃?我看着小辉,他的脸上居然有着得意洋洋的神色。我有些恼火,这小家伙怎么在人多时就这样不争气呀!实习生都围着他,问:“你叫什么?”“为什么捡东西吃?”“很脏,你知道吗?”他答得很老实:“小辉”,“知道”,“下次不会了”。然后就往实习生的身上靠,很亲昵的样子。  为什么小辉会有这样奇怪的“嗜好“呢?  刚开始我以为小辉是肚子饿,想吃面包,所以多给他面包,并教育他要讲卫生,并常常注意矫正他的不良行为习惯。但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从捡桌上的、到捡垃圾桶里

6、的东西吃的“嗜吃”的现象不仅没改正,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我将这件事告诉了小辉的母亲,他的母亲很疑惑,说孩子在家并不会这样,而且家里吃的东西准备得挺多的。我去咨询了校医,校医建议带小辉去做一下“微量元素的检查”,她说体内缺乏某种元素也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但是检查报告出来,证明小辉身体并无异常。所以我认为小辉的“嗜吃”跟生理原因无关。  在对小辉长时间的跟踪观察中,我发现小辉的几次“嗜吃”的异常表现都是发生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如“开学初”、“实习生来”、“见习生来”的日子。这些日子,是人多的日子!所以我

7、认为特定的日子引发了“嗜吃”现象是“人来疯”的表现形式之一,因为这种现象具备了“人来疯”的共性,只是他采用的方式很独特,他是通过“嗜吃”的异常表现来吸引老师的目光,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一下子就能关注到他。所谓“人来疯”指儿童在陌生人面前特有的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想方设法让别人注意自己,以求达到别人的夸奖、赞美、认可的一种儿童心理需求,它多见于3~6岁儿童。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可见3到6岁的儿童正处于“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希望通过别人的注意获得对自我的肯定

8、。“人来疯”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是多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以“嗜吃”的形式出现,尤为少见。因此对小辉的这种行为,不应该当作异类、心理不正常来对待,应该归于“人来疯”的诸多现象中的一种,但是,对孩子的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表现行为不能放任,要加以引导,帮助其用正常的心态、健康的行为来对待生活,以积极的方式来满足“受关注的需要”。  鉴于上述原因的分析,笔者对小辉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措施:  1、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  儿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