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评价初探人教版新课标.docx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评价初探人教版新课标.docx

ID:58516391

大小:67.1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0-21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评价初探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评价初探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评价初探人教版新课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论文-小学作文评价初探人教版新课标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小学作文教育评价是对小学作文教育活动提供有效信息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我认为,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或对作文的批改不应是整个作文教学最后一道工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的加油站,为学生二次作文,重新地更好地写作服务。

2、全程评价就是指在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评价活动中,共同建构。所谓共同建构就是通过对各类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并通过对话和协商,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我的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评价提前,全程参与。即从摄材、选材、思考、行文的过程中相机评价和鼓励,尽量保持学生习作的“原汁原味”,以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二是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指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当堂完成的半成品,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

3、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在分层面批中,及时肯定中等及以下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可取之处,毫不吝惜把“优”奖给作文中有亮点的中差生。这样在分层批改,尽量面批中,要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和自己过去的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也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要被别人超越的压力,促使自己去努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积极平衡”。全程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作文

4、评价应该是其过程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只是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称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为此,我们应该淡化习作结果的评价,关注材料获得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作文材料,并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感的、印象深刻的或者新奇的人、事、物、景,提供学生交流所听、所见、所思、所感的时空。对积极地通过观察、实践、调查、体验等获得真实材料的学生给予好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不仅要注意观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

5、、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此我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注意学生的修改方法。对认真修改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学生中涌现出的好的修改方法加以推广。我告诉学生,叶圣陶爷爷说过:“文章改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一个好习惯。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我们要在“读读改改,边读边改”中发现毛病,按照自己的理解,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习作修改好以后,要大声朗读给家长、同学或老师听,这样,别人会帮你发现一些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你修改。学生改完后,我阅读改后习作,进行总结,好的适时表扬,对学生在修改过

6、程中表现出态度、情感加以记录,为在习作批改时酌情提高等第作为依据。我总把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作为修改的范例和学生比较品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修改兴趣和自改作文的能力。我还常常归纳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作文习作的训练重点,选取较典型的文章作“镜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准修改点,再以学生的佳作为“向导”,指导学生找到“治病的良方”。作文教学是一个过程,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成功新体验的有情有趣的过程;是师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的过程;是学生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笔去描绘的过程;是学生创新思维,无拘无束地表达

7、,感情真体验真,我手写我心的过程;是一个“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情趣促写”的无限循环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全程的评价观念,及时评价,随时评价,时时激励,全程激励,评价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描绘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习作体验的过程,评价学生修改文章的过程等等。只有把评价的激励纳入全程,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