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doc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doc

ID:58534915

大小:10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3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doc_第1页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doc_第2页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1.模拟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随着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特点:在幅度上连续,但是在时间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数字信号指的是时间和幅值都是离散的信号形式2.信源所发出的信息经变换器变换和处理后,送往信道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信源所发出的信息经变换和处理后,送往信道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3.多路信号互不干扰地沿同一条信道传输称为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利用了信号的时间离散性,也就是使各路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信道进行传输,在接收端由不

2、同的时间取出对应的信号。4.数字通信的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占用频带宽5.(1).有效性指标:a信息传输速率b符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码元的数目,其单位为“波特”(Bd)Rb=NB·log2M)c频带利用率(2)可靠性指标:a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通常以Pe来表示)b信号抖动第二章1.PCM:脉冲编码调制2.PCM信号处理(编码)过程:(1)抽样低通型信号抽样带通

3、型信号抽样例1,试求载波60路超群信号312~552kHz的抽样频率,包括可用抽样频率等间隔抽样频率.B=fm-fL=552-312=240kHz,n=[fL/B]I=[312/240]I=1fsmin=2×552/(1+1)=552kHzfsmax=2×312/1=626kHz等间隔:fs=2(312+552)/3=576kHz例2,带宽为48kHz的FM模拟信号,频分多路系统上限频率fm为1052kHz,下限频率为1004kHz,求最小抽样频率。n=[fL/B]I=[1004/48]I=[20.9]I=

4、20fsmin=2×1052/(20+1)=100.2kHz(2)量化均匀量化:在量化区内,大、小信号的量化间隔相同,最大量化误差也就相同,所以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小,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大。(信噪比P22)非均匀量化: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其量化误差也小;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大,其量化误差也大。(信噪比P26)(3)编码将每个量化电平赋予一特定代码,接收端可根据代码还原量化后的样值。信号幅度动态范围为(-128~128V),当编码为8位时,第1位位于极性码,其余为幅度码,输入样值81.2V时,编码器工作

5、:①判断极性码,编为a1=1;②第一位幅度鉴别,标准电压和幅度鉴别均为1/2×128=64,由于81.2>64,则a2=1,输出值至下一级输出为81.2-64=17.2V③a3的编码,标准电压和幅度鉴别均为1/4×128=32,17.2<32,a3=0,则使标准电压输出无效,下一级值为17.2V④依次编出的码a4a5a6a7a8为“10001”,编码量化误差为81.2-81=0.2V3.A律13折线编码a1a2a3a4a5a6a7a8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电平码用于段落码决定的权值为0△、16△、32△、64△、

6、128△、256△、512△、1024△用于段内码判定的权值由该段起始电平和段落差而定如:Vr8=段落起始电平+x5·1/2段落差+x6·1/4段落差+x7·1/8段落差+1/16段落差举例1769△x1:1796△>0x1=1x2:1769△>Vr2128△x2=1x3:1769△>Vr3512△x3=1x4:1769△>Vr41024△x4=1x5:1769>Vr5=1024+1/2·1024=1536x5=1x6:1769

7、769>Vr7=1024+1/2·1024+1/8·1024=1664x7=1x8:1769>Vr8=1024+1/2·1024+1/8·1024+1/16·1024=1728x8=1第三章1.DPCM:差值脉冲编码调制,考虑利用语声信号的相关性找出可反映信号变化特征的一个差值量进行编码的方法,一般以预测的方式来实现。预测编码:语音信号的相邻杨值点间存在幅度相关性,根据前些时刻的样值来预测现时刻的样值,只要传输样值与预测值之差,不需要对每个样值都传输,接收端把差值叠加在预测序列上,就可恢复原始序列.ADPC

8、M: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让量化间隔Δ(t)的变化,与输入信号方差相匹配,即量化器阶距随输入信号的方差而变化,它正比于量化器输入信号的方差。2.子带编码是首先将输入信号分割成几个不同的频带分量,然后再分别进行编码,这类编码方式称为频域编码。等带宽子带编码:系统总传输速率I=2BR,B总带宽,R子带平均比特数第四章1.差错控制方法:(1)前向纠错(FEC)(2)自动请求重传(ARQ)(3)信息反馈(4)混合纠错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