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熔化和凝固》讲座.docx

浙教版科学七上《熔化和凝固》讲座.docx

ID:58538908

大小:67.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21

浙教版科学七上《熔化和凝固》讲座.docx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熔化和凝固》讲座.docx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熔化和凝固》讲座.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上《熔化和凝固》讲座.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关于教材的处理1.本节内容教参中安排为1课时,由于熔化实验完成要近2019,且到下课海波也没凝固,因此要完成全部教学显然不可能,况且只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熔化,对凝固知识的掌握也就容易了,为此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两课时较合理..2.教材中实验前安排的两个问题:(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2)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就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难以做出合理猜想.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更是无从入手;因此,晶体的熔化实验就不能用科学探究的步骤展开,我就给以实验方法,学生动手实验,

2、,仔细观察现象,教师引导,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坐标图线直观表示出来.从中也渗透了科学方法.3.关于晶体熔化条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同时又是对整堂课的高度概括,而教材中并未出现,我是从海波的自白入手,回想实验过程,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二关于实验的改正“固体熔化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说实在平常教学中此实验我们基本用“媒体实验”或“嘴巴实验”来代替,最多安排演示实验,其原因众所周知,这对落实知识目标来讲并无大碍(只要增加适量练习即可),但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能很好落实。这次活动分给我本节内容的教学任务,我深知让学生做好熔化的分组实验是本堂课教学的关键,为此,我对

3、熔化实验进行了多次试验并翻阅许多资料,最后对教材中的实验作如下改动:(1)实验药品的选择:由于松香加热到90℃还是胶体,学生无法理解是液态除非再加热,耗时太长,温度高比较危险。把松香改成石蜡,石蜡熔化后液态现象明显。(2)装置和方法:1.增加一支测水温的温度计2.试管采用大号。3.温水预热4.控制内外温差宜在4-7℃5.水温达到54℃停止加热6.水温低于52℃继续加热7.玻璃棒及时搅拌8.海波碾成粉末状作上述改进其目的和理由是在短时间内把实验做成功。具体有以下几点:①试管外的温水中悬挂另一支温度计,控制两支温度计的温差在4℃~7℃之间。先加热到54℃,停止加热后,水温还会上升,因为石棉网

4、温度还比较高,大约水温能升到56℃,移走酒精灯后等水温下降到52℃,海波熔化也基本结束,再点燃酒精灯到实验结束。②用大烧杯装270毫升的温水,第1个理由节约实验时间,第2个理由才使晶体熔化过程中恒温不变的现象明显且保证热源单位时间供热基本相同,避免由于供热速度太快而造成熔化过程恒温时间较短,用石棉网和酒精灯小火都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采用两只温度计控制水与晶体的温度差,一旦温差太大就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这样可提高实验的准确度。③由于海波导热性差,我将药品碾成均匀粉末,温度计玻璃泡与试管壁间的晶体层薄一些比较好而且不能偏。否则晶体还没有完全熔化温度计的示数也可能迅速第1页共2页上升。④要提

5、醒学生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试管太小无法搅拌,所以就要用大试管,试管一大,药品就要装多些,否则温度计玻璃泡就会露出,药品装多,实验时间就会太长,最好选择大约20克。三困惑之处1.七年级学生对本实验中许多仪器还未接触过,比如酒精灯点燃、熄灭;玻璃棒搅拌等,同时他们又充满好奇心,因此实验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实验时间难以调控。2.由于科学与数学未同步,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未出现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因此学生画曲线图象和理解变量和自变量的变化情况有困难。第2页共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