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参数测量实验.doc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doc

ID:58563235

大小:1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20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doc_第1页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doc_第2页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doc_第3页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渐开线直齿圆柱变位齿轮参数的测定一、目的:1.掌握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变位齿轮参数的方法。2.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掌握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二、设备和工具:1.齿轮一对2.游标卡尺3.渐开线函数表(自备)4.计算工具(自备)三、原理和方法:渐开线直齿圆柱变位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模数m,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分度圆压力角α,变位系数x。1.求m,α由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中得知,如卡尺跨n个齿时,其公法线长度应为:同理,如跨(n+1)齿时,则其公法线长度应为:∴Ln+1=Ln=Pb(1)∵Pb=P×cosα=πm×co

2、sα∴(2)式中α可能是15°,也可能是20°(欧美制也有14.5°),分别用15°或20°代入公式(2),算出两个模数,视其模数最接近于标准值的一组m与α,即为所求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α。为了使卡尺的两个卡脚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跨齿数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或由表中选用:(3)被测齿轮齿数6~17  18~2627~3536~4445~5354~6263~7172~80应跨齿数n234567892.确定系数x∵(4) 即 ∴                (5) 将式(4)代入式(5)即可求出变位系数x。3.求:、c*由              (6)式(6)中

3、df可用游标卡尺测定,仅和未知,故分别用=1,=0.25或=0.8,=0.3两种标准代入,符合等式的一组,即为所求值。4.对于角度变位齿轮传动应有齿轮顶降低系数σ可利用齿顶高公式求  ∵∴(7)式中:(8)5.若所测两个齿轮是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则可根据所测得的变位系数x1和x2计算出啮合角α’和中心距a实验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测定这对齿轮和中心距a,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测定a时应使该对齿轮作无齿侧间隙啮合,根据图3所示,记测定中心距为A,有                     6.关于da和df的测定1)da的测定a)Z为偶数时,如图4所示,da可以直接用

4、游标卡尺测量。b)Z为奇数时,如图5所示,da可以分段量出,即         2)df的测定:a)Z为偶数时,直接测量(如图4所示)b)Z为奇数时,分段量出(如图5所示)四、实验步骤1.直接计数数出齿轮的齿数z。2.在不同的位置测量Ln、Ln-1和da、df各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3.计算m、、x、、、、a、A,比较a与A的差距。五、思考题:1.所测的一对齿轮是零传动、正传动还是负传动?2.试计算分离系数y,比较y与(+)何者较大?并与齿顶降低系数σ的计算值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3.齿轮的哪些误差会影响本实验的测量精度?六、注意问题:1.在读数或计

5、算数值时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2.用游标卡尺测量Ln、Ln-1时,两卡脚应和渐开线齿廓相切,不能卡得太里面,以免卡脚伸入基圆以内影响测量精度。3.被测齿轮本身有加工误差,用理论公式计算参数值时应考虑进去。七、实验报告(附后)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同组者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实验名称:渐开线直齿圆柱变位齿轮参数的测定二、实验结果:数次项 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LnLn-1dfda测量计算结果mσaA'三、思考题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