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

ID:58567866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9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_第1页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_第2页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_第3页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_第4页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以黔中地氟病区地质环境调查为例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称。中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的流行,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贵州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地氟病流行于42个县市,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地方性疾病。地方病的流行已成为制约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致病原因的复杂性,贵州燃煤型地氟病的氟源问题尚存争议。地氟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是

2、以牙和骨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病变。据已有研究综述,1916年Mckay认为氟斑牙流行与饮水有关;1931年Churchill证实氟斑牙是由于饮水中含氟量高所致;Feil首先报道了职业性氟中毒,丹麦开采冰晶石矿引起的矿工骨骼氟中毒证实了该报道;1946年Lyth报道了贵州省威宁县的4例氟骨症患者和134例儿童的氟斑牙,文中包含饮水氟的测定结果,但后人无法重复这一结果。此后,国内外相继对中国西南地区非水源性的地氟病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黔中和黔西产煤地区织金县、纳雍县和平坝县地氟环境地质调查所取得的结果作案例分析,探讨了燃煤型地氟病的氟源。确定地氟病病区地质地球化学

3、特征有利于阐明氟的主要来源,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地氟病治理,对提高地氟病区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环境地质背景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的重病区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其中以织金、毕节、大方和威宁等县尤为严重。调查区海拔为1300~2200m,是由高原面切割而成的山地。区内气候温和湿润,秋季多阴雨,自然土壤为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贵州地处新华夏系第三褶皱带与沉降带的南部和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调查区内碳酸盐岩分布广,形成大面积的喀斯特地形;砂岩、泥页岩等碎屑岩类分布较少;二叠系上统为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主的岩浆岩类(P3em);第四系(Q)主要为松散岩类

4、,有冲积、洪积、残坡积、洞穴堆积物(粘土、砂砾石)等。其中以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出露最广泛,二叠系含煤地层为三县重要的含煤地层。二、采样与实验方法贵州地氟病氟源探讨———以黔中地氟病区地质环境调查为例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称。中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的流行,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贵州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地氟病流行于42个县市,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地方性疾

5、病。地方病的流行已成为制约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致病原因的复杂性,贵州燃煤型地氟病的氟源问题尚存争议。地氟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是以牙和骨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病变。据已有研究综述,1916年Mckay认为氟斑牙流行与饮水有关;1931年Churchill证实氟斑牙是由于饮水中含氟量高所致;Feil首先报道了职业性氟中毒,丹麦开采冰晶石矿引起的矿工骨骼氟中毒证实了该报道;1946年Lyth报道了贵州省威宁县的4例氟骨症患者和134例儿童的氟斑牙,文中包含饮水氟的测定结果,但后人无法重复这一结果。此后,国内外相继对中国西南地区非水源性的地氟病进行

6、了研究本文以黔中和黔西产煤地区织金县、纳雍县和平坝县地氟环境地质调查所取得的结果作案例分析,探讨了燃煤型地氟病的氟源。确定地氟病病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利于阐明氟的主要来源,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地氟病治理,对提高地氟病区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环境地质背景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的重病区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其中以织金、毕节、大方和威宁等县尤为严重。调查区海拔为1300~2200m,是由高原面切割而成的山地。区内气候温和湿润,秋季多阴雨,自然土壤为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贵州地处新华夏系第三褶皱带与沉降带的南部和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调查区内碳酸盐岩

7、分布广,形成大面积的喀斯特地形;砂岩、泥页岩等碎屑岩类分布较少;二叠系上统为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主的岩浆岩类(P3em);第四系(Q)主要为松散岩类,有冲积、洪积、残坡积、洞穴堆积物(粘土、砂砾石)等。其中以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出露最广泛,二叠系含煤地层为三县重要的含煤地层。二、采样与实验方法为了查明织金、纳雍和平坝3县地氟病氟源,笔者在县级卫生防疫部门建议的地氟病重病区进行采样布点,对病村进行走访调查及野外现场调查并采集了水样、土壤样和煤样等。其中,采集水样76件,主要进行简分析测试;土壤采集355件,主要分析As、Cd、F、Hg和CaO等,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

8、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实验室进行测试;含煤成分样品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