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

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

ID:58607863

大小:4.95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10-20

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_第1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_第2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_第3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_第4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总论.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学中药中药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饮片中成药植物动物矿物中药材临床中药学总论——序言总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二、夏商周时代酒剂的发明伊尹创制汤液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三、秦汉时期简称《本经》约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它

2、是对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成就(1)文献价值: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是历代本草的奠基石。(2)理论价值:中药的基本理论初步形成。(3)实用价值:收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作者,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共七卷,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总结。魏晋南北朝《本草经集注》成书年代:梁代作

3、者:陶弘景载药情况:730种分类情况:双分类法(按自然属性分类并结合三品分类)成就:1.本书全面收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2.开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3.标志综合性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作者,南朝(公元420-479年)雷敩,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书中系统的介绍了多种炮制方法以及炮制的作用、目的,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五、隋唐时期又名《唐本草》,唐·苏敬、李勣等编写,成书于公元659年。载药844种,新增药物114种,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

4、,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隋唐时期《新修本草》作者:长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负责编修,23人参加撰写载药情况:844种(新增114种药物)成就: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2.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编写形式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六、宋金元时期作者,宋代唐慎微,成书于公元1082年,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在集前人著作大成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宋代《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载药情况:1558种成就:1.保留以往药学的资料2.图

5、文并茂,方药兼收的编写方式3.完全具备了综合本草的规模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七、明代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于公元1578年,共52卷,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全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药性理论,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还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情况:1892种,附方11000余首,附图1109幅内容:全书52卷,16部,62类成就:1.完备自然分类法(析族区类法)2.结合临床实践3.整理明代以前药学著作4.涉及范围广泛,丰富世界知识宝库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八、清代作

6、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的第六次大总结。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情况:921种,在《纲目》基础上新增716种成就:对《纲目》中修正错误及补充不足。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九、民国陈存仁主编,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条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且附有标本图册,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十、当代成书于1999年,几乎涵盖了当今中药学的全部内容,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中药

7、学成就,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等内容,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种)《中华本草》(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年出版,载药8980味)历代本草代表作简表朝代作者著作成就载药数汉《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365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730唐长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负责编修《新修本草》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药典性本草)844(850)新增114宋唐慎微《证类本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