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

ID:58632913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7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_第1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_第2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_第3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_第4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复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辨析说明方法。3.把握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重点】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的辨析【复习难点】说明方法的辨析,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过程】一、导入。你能区别下列三个句子吗?①镜子里一下子映出了一张稚气活泼的脸。②镜子里能映出图象完全是由光的反射所致。③我认为,镜子就是镜子,只能映出虚幻,不会给人带来真实。第①句是描写句,第②句是说明句,第③句是议论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说明文:

2、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在给人以知识。二、中考说明文的考点。1.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信息的筛选概括以及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2.说明顺序及结构的理解和把握。3.说明方法辨别、分析及其作用。4.说明语言的把握,关键词句的辨析。5.结合实际,拓展科学思维。三、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信息的筛选概括以及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把握说明对象以及概括说明中心及其特征(技巧:可以找中心句法。把各段的意思用中心句概括出来,再分析说明内容。)首先要弄清这

3、篇文章是向读者介绍某一事物还是阐明某一事理的。然后再看介绍了这一事物的哪些特征,或阐明了哪种事理。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文段的主要内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⑴看标题。⑵抓中心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筛选关键词。⑶划分层次、内容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如《苏州园林》就是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游览者在苏州园林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就是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总括句。又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理解说明的内容就要抓各段中心句。向读者阐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4、。(二)说明顺序及结构的理解和把握。1.说明的顺序。⑴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⑵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⑶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2.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A.总(概说)——分(具体)B.总——分——总C.分——总D.并列式E.递进式(三)说明方法辨别、分析及其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引用

5、)等10种。要注意和论证方法在术语表达上的区别。①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读者容易理解。例如: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答题格式

6、: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事例,具体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②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作用——将复杂的事物说明得更清楚。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答题格式:将……事物的特征进行分门别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答题格式: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东

7、西浅显化,使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例如——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者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生动、形象的印象。)④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作用——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例如: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②肥料是能供

8、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⑤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诠释不要完整,只是揭示一部分内涵。(作用——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