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

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

ID:58743352

大小:626.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0-10-03

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_第1页
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_第2页
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_第3页
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_第4页
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分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热分析技术的概述一、热分析的定义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一类技术。这里所说的“程序控制温度”一般指线性升温或线性降温,也包括恒温、循环或非线性升温、降温。这里的“物质”指试样本身和(或)试样的反应产物,包括中间产物。热物理性质变化1.运输性质变化2.热力学性质(比热等)变化3.溶解(固相转变为液相)4.凝固(液相转变为固相)5.升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6.凝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7.相变8.热释电效应9.热分解和热裂解10.热稳定热分析方法的种类是多种

2、多样的,根据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的归纳和分类,目前的热分析方法共分为九类十七种,在这些热分析技术中,热重法、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机械分析应用得最为广泛。物理性质热分析技术名称缩写质量热重分析法TG温度差热分析DTA热量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尺寸热膨胀(收缩)法TD力学特性动态力学分析DMTA1.可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对样品进行研究;2.可使用各种温度程序(不同的升降温速率);3.对样品的物理状态无特殊要求;4.所需样品量可以很少(0.1g-10mg);5.仪器灵敏度高(质量变化的精确度

3、达10-5);6.可与其他技术联用;7.可获取多种信息。二、热分析的主要优点第二节差热分析(DTA)一、DTA的基本原理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曲线描述了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DifferencialThermalAnalysis)物质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如晶型转变、沸腾、升华、蒸发、熔融等物理变化,以及氧化还原、分解、脱水和离解等等化学变化均伴随一定的热效应

4、变化。差热分析正是建立在物质的这类性质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图1差热分析仪结构示意图1-参比物;2-样品;3-加热块;4-加热器;5-加热块热电偶;6-冰冷联结;7-温度程控;8-参比热电偶;9-样品热电偶;10-放大器;11-x-y记录仪差热分析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坩埚,置于炉中以一定速率进行程序升温,以Ts、Tr表示各自的温度,设试样和参比物的热容量不随温度而变。若以ΔT=Ts-Tr对t作图,所得DTA曲线如图所示,随着温度的增加,试样产生了热效应(例如相转变),与参比物间的

5、温差变大,在DTA曲线中表现为峰、谷。显然,温差越大,峰、谷也越大,试样发生变化的次数多,峰、谷的数目也多,所以各种吸热谷和放热峰的个数、形状和位置与相应的温度可用来定性地鉴定所研究的物质,而其面积与热量的变化有关。图示了差热分析的原理图。图中两对热电偶反向联结,构成差示热电偶。S为试样,R为参比物在电表T处测得的为试样温度TS;在电表△T处测的即为试样温度TS和参比物温度TR之差△T。图为实际的放热峰。反应起始点为A,温度为Ti;B为峰顶,温度为Tm,主要反应结束于此,但反应全部终止实际是C,

6、温度为Tf。BD为峰高,表示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最大温差。ABC所包围的面积称为峰面积。二影响差热分析的主要因素1气氛和压力的选择气氛和压力可以影响样品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的平衡温度、峰形,因此必须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气氛和压力,有的样品易氧化,可以通入N2、Ne等惰性气体。2升温速率的影响和选择:升温速率不仅影响峰温的位置,而且影响峰面积的大小:快的升温速率下峰面积变大,峰变尖锐。使试样分解偏离平衡条件的程度也大,易使基线漂移,并导致相邻两个峰重叠,分辨力下降。慢的升温速率,基线漂移小,使体系接近

7、平衡条件,得到宽而浅的峰,也能使相邻两峰更好地分离,因而分辨力高。但测定时间长,需要仪器的灵敏度高。升温速率对高岭土差热曲线的影响:升温速率越大,峰形越尖,峰高也增加,峰顶温度也越高MnCO3的差热曲线(左):升温速率过小则差热峰变圆变低,甚至显示不出来。并四苯的差热曲线(右):升温速率小(10℃/min),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吸热峰,而升温速率大(80℃/min),只有一个吸热峰,显然过快使两峰完全重叠。3试样的预处理及粒度试样用量大,易使相邻两峰重叠,降低了分辨力。一般尽可能减少用量,最多大至毫

8、克。样品的颗粒度在100目~200目左右,颗粒小可以改善导热条件,但太细可能会破坏样品的结晶度。对易分解产生气体的样品,颗粒应大一些。参比物的颗粒、装填情况及紧密程度应与试样一致,以减少基线的漂移。试样量越大,差热峰越宽,越圆滑。其原因是因为加热过程中,从试样表面到中心存在温度梯度,试样越多,梯度越大,峰也就越宽。NH4NO3的DTA曲线:a.5mg;b.50mg;c.5gCuSO4·5H2O的DTA曲线a.14~18目;b.52~72目;c.72~100目。a的粒度最大,三个峰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