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

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

ID:58787218

大小:529.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20-10-03

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_第1页
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_第2页
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_第3页
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_第4页
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要求:1.掌握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作用和布设原则;2.了解国家坐标系;3.掌握房产(地籍)测量坐标系的选择;4.掌握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和基本方法。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作用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布设原则房产(地籍)控制点点之记和控制网略图4.1房产与地籍控制测量概述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根据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定》和行业标准《地籍测绘规范》《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提出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我们所建立的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

2、立一个高精度的、有一定密度的、能长期保存使用的、稳定的房产与地籍平面控制网高精度的控制网要求保持控制点间有较高的相对精度。有一定密度的控制网要求房产(地籍)平面控制点有相当的分布密度,以满足房产要素(地籍要素)测量对起算点的要求。能长期保存使用的房产(地籍)平面控制网要求房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应该埋设永久性的固定标志。稳定的房产(地籍)平面控制网要求所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的坐标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不要经常变换。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作用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是房产测量整个工程的前期性的基础工作,要为整个房产测量工作

3、提供一个准确的控制框架和定位基准,并控制误差的累积,其主要作用为:为房产要素(地籍要素)测量提供起算起算控制数据。为房产图(地籍图)的测绘提供测图控制和起算数据。为房地产测绘的变更测量与修补测提供起算数据。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布设原则“从整体到局部”要求房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将这种局部性质的测量变为全国整体控制测量的一部分。“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要求房产(地籍)平面控制网应按照规定的等级规格,从高级网到低级网,统一分级布设,但不要求逐级布设,中间可以越级布设。原则一:充分利用国家和城市的已有控制成果原则

4、二: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一是国家的一、二、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点二是城市的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和一、二级控制网。房产(地籍)控制点点之记和控制网略图(上交资料)房产(地籍)控制点点之记房产(地籍)控制网略图4.2国家坐标系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椭球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物理联合会推荐值:长半轴为6378.140千米,扁率为1/298.257。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西安市附近——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国家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5、(长半轴为6378.245千米,扁率为1/298.3),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沃。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投影又称横轴椭圆柱等角投影,是德国测量学家高斯于1825~1830年首先提出的。直到1912年,由德国另一位测量学家克吕格推导出实用的坐标投影公式后,这种投影才得到推广,所以该投影又称高斯-克吕格投影。熟练掌握:高斯投影的坐标正反算公式高斯投影的邻带换算投影公式与改化公式4.3房产与地籍测量平面坐标系的选择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

6、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我国有关测量规范中明确规定,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依高斯投影方法按6°带或3°带进行分带和计算。《城市测量规范》规定⑴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⑵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或城市平均高程面。⑶面积小于25km2的城镇,可不经投影采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如何选择城市

7、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应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统一3°带的轴子午线经度由东经75°起,每隔3°至东经135°。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依次采用房产与地籍测量中投影面 和投影带选择的基本出发点1.有关投影变形的基本概念2.房产与地籍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选择的基本出发点有关投影变形的基本概念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这种投影变形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引起实量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体面上的变形影响将参考椭球面上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

8、的变形影响实量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体面上的变形影响Hm—归算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平均高程SH—归算边的长度RA—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的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归算边的相对变形实量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体面上的边长为将参考椭球面上边长 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投影边的相对变形为δs的值总为正,即椭球面上长度归算至高斯面上,总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