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

ID:58813547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25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夏深中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NXSZAQ-2013(V1.0)《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013-03-01发布         2013-04-01实施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范围本制度为了预防高处作业出现安全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特建立高处作业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高空作业。2职责2.1安全监察部是本制度的制定部门,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2.2其他相关部门是本制度的协助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3定义3.1高空作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空进行的作业,称为高空作业。3.2坠落基准面: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

2、基准面。3.3坠落高度(作业高度):从作业位置到坠落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坠落高度。3.4异温高空作业: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3.5带电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在电力生产和供、用电设备的维修中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对带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的高处作业。低于下表距离的,视为接近带电体。各电压等级下最小接近带电体距离电压等级(kV)10以下20~354460~110154220距离(m)1.722.22.5344高空作业分级

3、高空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符合GB/T3608的规定。4.1.1作业高度在2m≤h<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4.1.2作业高度在5m≤h<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4.1.3作业高度在l5m≤h<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4.1.4作业高度在h≥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5高空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5.1高空作业前的安全要求5.1.1进行高空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险辨识,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将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写入《高处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并制定出对应的安全措施。5.1.2进行高空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

4、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5.1.3作业单位负责人应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5.1.4高空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5.1.5从事高空作业的单位应办理《作业票》,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5.1.6《作业票》审批人员应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后,方可批准高空作业。5.1.7高空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应在作业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投入使用。5.1.8高空作业前要制定高处作业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有

5、关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5.1.9在紧急状态下(有下列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的)应执行单位的应急预案:1)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下的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2)在临近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放空管线或烟囱的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点的有毒物浓度不明。5.1.10高空作业前,作业部门现场负责人应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交代现场环境和作业安全要求以及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时的处理和救护方法。5.1.11高空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查验《作业票》,检查验收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5.1.12高空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符合要求。作业

6、前要检查。5.1.13高空作业前作业部门应制定安全措施并填入《作业票》内。5.1.14高空作业使用的材料、器具、设备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要求。5.1.15高空作业用的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高空作业应根据实际要求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吊笼、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等。跳板应符合安全要求,两端应捆绑牢固。作业前,应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5.1.16供高空作业人员上下用的梯道、吊笼等要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作业人员上下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固定式钢直梯和钢斜梯、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5.1.17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梯

7、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踏板不得有缺档。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1处。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应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5.2高空作业中的安全要求与防护5.2.1高空作业应设监护人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5.2.2作业中应正确使用防坠落用品与登高器具、设备。高处作业人员应系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