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

ID:58814960

大小:14.39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10-01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1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2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3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4页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1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生命、解除喉梗阻所致呼吸困难、改善病人通气功能的主要措施,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和形成反常的气道内压也大大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同时也是应用呼吸机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因素。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概念-是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24小时;停机后或拔除气管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NNIS对VAP的定义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即病人必须是经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接受支持或控制呼吸3VAP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机械通气患者其VAP的发生率是非机械通气的3~21倍,发生率高达9%~70%。IC

2、U类型感染率2005年2006年CCU20.5520.82心胸ICU17.7714.84内科ICU28.8632.41混合ICU24.7425.34神经外科ICU24.0525.11儿科ICU15.5313.05外科ICU25.3424.72创伤ICU40.3227.51呼吸ICU19.0127.084VAP气道分泌物细菌分布及构成比%G-占58%: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噬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其他非发酵菌G+球菌20%: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链球菌真菌:22%:念珠菌其他真菌早发:<5天:口腔部寄生菌群(肺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葡菌)迟发:≥5天:肠道G-菌5感染

3、因素1、患者本身基础性疾病的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容易发生感染,而且难以控制与病人本身基础性疾病有很大关系。机械通气患者常患有慢性肺疾患疾病及全身多系统多种疾病。并常伴有意识障碍、咳痰不畅等,加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和使用激素,使机体抵抗力处于一种低下状态。(ICU感染特点)6感染因素2、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被破坏(1)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对外开放,失去了正常状态下上呼吸道对病原体的调温、湿化、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2)管道的刺激和压迫影响了咳嗽反射和气道粘膜的纤毛运动;(3)气管导管对气管壁的压迫使气管粘膜层血流量发生改变,特别是高压气囊压力达8-16kpa(60-120mmHg)

4、时,气管软骨间的血流被阻断,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被破坏。7感染因素(4)插管内壁及气囊周围黏附大量细菌,极易与分泌物一起漏入或在气囊放气时流入下呼吸道造成VAP。(5)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由于高肺泡压和高容量所致,使肺泡局部防御功能降低,造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而引发VAP。8感染因素3、切开(或插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发生率成正相关性。有统计,所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3天后在气管或支气管内均可检测出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厌氧菌.有报导,人工机械通气的时间,每延长1天,发生VAP将增加1~3%。9机械通气天数与VAP发生的关系机械通气总例发生VAP组未发生VAP组感染发生率(天)数(n=

5、37)(n=46)(%)﹤43482623.54~72391340.98~141812666.7﹥1498188.910感染因素4、呼吸机气路管道污染是VAP发生的重要原因。上海中山医院调查,气路管道182处,其中96(52.7%)处有细菌定植生长。结果表明,离患者越近,呼吸机气路管道污染率越高,呼出气管道(回路管)污染率高于吸入气管道(送气管)。定植于呼吸机回路管道内的细菌随着喷射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或通过污染的冷凝水倒流进入气道。从而引发VAP。11感染因素5、呼吸机气路管道更换时间的争议。国外不少作者研究了不同时间呼吸机气路管道的细菌污染情况及更换最佳时间。以减少VAP的发生率

6、和节约人力与物力的消耗,目前趋向于每48小时或更长时间更换1次.12表1呼吸机外置管路使用天数及微生物污染情况使用例平均监测部位及阳性例数(率%)时间数年龄蛇形管螺纹管螺纹管入管冷出管冷湿化(天)(岁)远端近端入口近端出口凝瓶凝瓶水31559.97(46.7)7(46.7)7(46.7)9(60)12(80)0(0)53073.324(80)22(73.3)22(73.3)24(80)25(83.3)5(16.7)13感染因素6、胃内细菌定植引起支气管逆行定植机械通气患者除气管插管外,常需要留置鼻胃插管来提供营养、药物以及处理分泌物等。由于胃管损伤胃肠括约肌的功能,且刺激咽部而引起恶

7、心、呕吐,将胃内的细菌带至咽部,再由咽部进入下呼吸道,既存在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国外有人用放射性标记物,经胃管注入体内,随后两日有70%的患者在咽部找到,40%的患者在肺内找到,证明有逆行感染的存在。14预防措施研究:Orozco-Levi等,发现联合应用带气囊的胃管和取半卧位才能延缓并减少胃食管返流和下呼吸道误吸,进而推迟VAP的发生。Kostadima等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胃造口术可减少VAP的发生。(鼻44.4%,胃造口12.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