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

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

ID:58820024

大小:1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25

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_第1页
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_第2页
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_第3页
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_第4页
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CD法、CRD、侧壁导坑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隔壁法(CD法)C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双线隧道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以及老黄土隧道(Ⅳ级围岩)地段。中隔壁法(CD法)5.交叉中隔壁法(CRD法)交叉中隔壁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采用短台阶法难确保掌子面的稳定时,宜采用分部尺寸小的CRD法,该工法对控制变形是比较有利的。CD法是“CenterDiaphr

2、agm”的简称,而CRD法则是“CrossDiaphragm”的简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用于比较软弱地层中而且是大断面隧道的场合。而前者是在用钢支撑和喷混凝土的隔壁分割开进行开挖的方法;后者则是用隔壁和仰拱把断面上下、左右分割闭合进行开挖的方法,是在地质条件要求分部断面及时封闭的条件下采用的方法。因此,CRD法与CD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求用临时仰拱封闭断面。在CRD法或CD法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壁。一般说,中壁拆除时期应在全断面闭合后,各断面的位移充分稳定后,才能拆除。交叉中隔壁法(CRD法)6、双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一般将

3、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上部核心土和下台阶。其原理是利用两个中隔壁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中右3个小断面施工,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其后;初期支护仰拱成环后,拆除两侧导洞临时支撑,形成全断面。两侧导洞皆为倒鹅蛋形,有利于控制拱顶下沉。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仅为短台阶法的1/2。双侧壁导坑法虽然开挖断面分块多,扰动大,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的时间长,但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立即各自闭合的,所以在施工中间变形几乎不发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

4、全,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层、砂层、砂卵层等地层。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作业顺序为:(1)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次支护闭合。(2)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次支护。(3)开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护,拱脚支承在两侧壁导坑的初次支护上。(4)开挖下台阶,建造底部的初次支护,使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5)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次支护。(6)建造内层衬砌。双侧壁导坑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侧壁导坑开挖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地质条件差时,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要求设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2)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3)应在

5、先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进行另一侧开挖。(4)左右两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15米。(5)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6)中隔壁及临时支撑应在浇筑二次衬砌时逐段拆除。双侧壁导坑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