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

ID:58826829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24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4页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说(导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马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短文中主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4、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习重难点】1、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2、了解作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朗读、翻译、背诵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1、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课题2、学生根据预习查找的

2、资料介绍作者。学生明确,教师补充:3、教师简介文体:二、朗读课文,疏解文意1、教师范读,正音正字。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注意在读的过程中的节奏,以及应该重读的地方。)4、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再齐读课文。三、译读课文,积累字词1、小组内找出并积累文中出现的难懂和常用的文言字词。我们小组积累的词语:2、小组内互助翻译课文,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每人一段翻译)。四、背诵课文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并且达到背诵的要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对学

3、生进行德育教育。【学习过程】一、复习检查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二、合作探究(一)理读课文,推究文理(要求:用原句回答)。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2、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二)赏读课文,品味意境。1、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食马者:伯乐: 千里马:2、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3、教师揭示

4、“托物寓意”的写法。4、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声情并茂。三、巩固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骈死()槽枥()()粟()外见()食马()祗()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骈死于槽枥之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填空。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里。他和、、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②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⑤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①才美不外见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通______含义

6、:____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③其真无马邪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④其真无马邪?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7、本文作者托物寓意,讽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达了自己痛感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9、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教师小结】【收获反思】本文给我们的启示很多,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并用“读了《马说》,我懂得了           。”为句式,写一句话,做为自己学习本课的总结。【拓展延伸】一、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

8、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