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

ID:58846937

大小:3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23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_第1页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_第2页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_第3页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_第4页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学试卷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路的基本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一)选择题1.图1-1(a)所示电路中Us=4V,Is1=3A。用图1-1(b)所示电路等效代替图1-1(a)所示电路,则Is=()a)7AIs1b)3AIsc)-3AUsd)2A(a)图1-1(b)2.图1-2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值同时减小时,则()。a)I1和I2不变IsI1I2b)I1增大,I2变小c)I1增大,I2不变d)I1减小,I2增大图1-23.图1-3是含有节点A的部分电路,电流表正负接线端“+”、“-”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10A。有关电流、电压正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有()。a)I1=+10A,U=-6Vb)I1=-1

2、0A,U=+6Vc)I1=+10A,U=+12Vd)I1=-10A,U=-12VA+-AI1U3Ω10Ω20V24V6Ω图1-310V10V2Ω8ΩabUab4.图1-4所示电路中,电压Uab的数值是()。a)0Vb)2Vc)10Vd)8V图1-45.叠加定理适用于()。a)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b)非线性电路c)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d)计算线性电路中的功率6.图1-5是某电路中的一条支路,已知U=8V,I=5A,则在该支路中()。UIa)U、I为关联正方向,支路吸收电功率40Wb)U、I为关联正方向,支路产生电功率40Wc)U、I为非关联正方向,支路吸收电功率40W图1-

3、5d)U、I为非关联正方向,支路产生电功率40W7.图1-6所示直流电路中,4A恒流源的功率是()。a)输出24Wb)吸收24Wc)输出8Wd)吸收8W2Ω4A16V2Ω16Ω图1-68.图1-7所示电路中,S闭合于1,已达稳态,t=0时,S转接于2,则uc的变化规律是()。1Ra)Use-t/RC+2ucb)Use-tR/C-Usc)Us(1-et/RC)图1-7d)Us(1-e-tR/C)(二)填空题1.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Us=8V,Is=8A,R1=1Ω,R2=5Ω,则Us单独作用时,流过R2支路的电流I2‘=;当Is单独作用时,流过R2支路的电流I2’‘=;Us和

4、Is共同作用时流过R2支路的电流I2=(I2‘和I2’‘的正方向与图中I2的正方向相同)。UsI2IsR1R22.图1-9所示电路中,I1=,I2=,UAB=。10VUABAB2k7k3k3kI1I2图1-9图1-8(三)计算题IR4R1R2R3Us1Us21.已知图1-10所示电路中R1=10Ω,R2=8Ω,R3=7Ω,R4=5/9Ω,Us1=36V,Us2=4V。求电流I。2.用叠加原理求图1-11图1-10所示电路各支路电流I1,I2和I3。24V6ΩΩ4Ω3Ω2Ω36VI1I2I33.电路如图1-12所示。用代维南定理计算流过AB导线的电流I。图1-1118V24VAB

5、2Ω4Ω3Ω6Ω图1-12基本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使半导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条件是:发射结,集电结。2.场效应管是一种控制型器件,其参数跨导gm定义是。3.晶闸管外加正向电压时,要使其导通则必须。+UCCRBRCC1C2UoUi图7-1图7-14.交流放大电路中,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在于。5图7-1所示电路中,若RB阻值减小,则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将。若用万用表测得UCE≈0,则三极管是处于状态。6.如果图7-1所示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输入为正弦电压信号,输出波形为,判断这种失真为失真。要减小这种失真,应调节RB,使其阻值。7.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1);(2);(3

6、)。8.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在于通过的电流控制作用,把电源Ucc供给三极管集电极电路的功率转化为功率输出。  (二)综合题DDuiuiRR10kΩ10kΩuouo(a)(b)图7-21. 图7-2(a)(b)所示电路的ui=10Sin(100πt)V,二极管具有理想特性。试画出电路中uo的波形。      RD1D2uiuo图7-32. 若图7-3所示电路的输入端加上幅值为10V的正弦波电压,试画出输出端电压uo的波形。设稳压管D1和D2的稳压值均为6V。3. 已知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7-4所示。试根据特性曲线求出管子的下列5101520253035401234567020

7、μA40μA60μA80μA100μA120μAIC(mA)UCE(V)0μA△IC△IbPCM图7-4参数:β、ICEO、ICBO、UCEO和PCM。4. 三极管放大电路如图7-5所示。已知β=50,rbe=1.5kΩ、RB1=120kΩ、RB2=139kΩ、RC=4kΩ、RE=2kΩ、RL=4kΩ、Ucc=12V。(1)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2)      计算输入电阻ri、RB1RB2RCRERLC1C2CEuiuo+Ucc图7-5输出电阻ro和电压放大倍数A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