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

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

ID:58872960

大小:309.1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0-26

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_第1页
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_第2页
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_第3页
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_第4页
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化学——天津卷.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天津卷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答案】C【解析】A.石灰、碳酸钠都是碳酸盐,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故A正确;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B正确;C.氯气无法将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变成沉淀,故C错误;D.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分解放出氨气,故D正确。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

2、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答案】B【解析】A、含黄岑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A错误;B、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B正确;C、该物质酚羟基的邻、对位还可以与1molBr2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故最多可以消耗2molBr2,C错误;D、该物质中含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醚键,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只剩余羟

3、基和醚键,官能团种类减少2种,D错误。故选B。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解析】A.太阳能直接变电能,与氧化还原无关,A符合要求;B.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属于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要求;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属于电解,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要求;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葡萄糖被氧化,故D不符合要求。10.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

4、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B.制备无水AlCl3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答案】D【解析】A、加热碳酸氢纳分解生成了碳酸钠,不能达到使用目的;B、直接蒸发AlCl3溶液,铝离子发生水解,最终得到的是Al(OH)3;C、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将粗品水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即可;D、NaBr和NaI都能与氯水反应生成对于的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颜色层不同。故选D。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

5、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答案】C【解析】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A正确;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D.目前周期表中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6、的IIB族,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D正确;6.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

7、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答案】B【解析】A.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则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错误;B.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则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故B正确;C.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可知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大,故C错误;D.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