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

ID:58914523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26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_第1页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_第2页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_第3页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_第4页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教案1陈美英教学目标: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3.把握“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等句式的特点,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4.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则、教者素养五方面内容;2、重点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

2、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结合孔子的政治倾向,深入分析“述而不作”的思想及其意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即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也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二、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骞(qiān)亢(gāng)不悱不发(fěi)隅(yú)绚(xuàn)2、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

3、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明确: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素养等。3、生齐读课文三、文本研习:(一)、关于教育的作用1.结合注解,自读课文第1-2章,理解重点字词,疏通文句。明确:17.2章节性——天性习——习惯、习性、习染17.3章节唯——只有上知——“知”通“智”,上等的智者下愚——下等的愚人小结:这两章分别强调了教育中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

4、的影响。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这在前面已学的章节里也有体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二)关于教育的对象子曰:“有教无类。”类——种类、类别小结:关于这个“类”,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无论出身的贵贱,都能接受教育;一种是无论品行的善恶,都能进行教育。可见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

5、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三)关于教育内容1、过渡:在“应该教”“可以教”“必须教”等问题上,我们听到了孔子精辟的论述,那么“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呢?下面我们继续听孔子的“教诲”。2、讨论:那些章节涉及到了孔子教育的内容的?明确:7.2

6、5及16.13章3、分析:子以四教——以:用文——礼乐制度、法令条文、历史文献行——社会实践异闻——特别的听闻,特别的教诲鲤趋而过庭——而:表修饰无以言——无以:没有……的办法无以立——立:立身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离开,这里指没有偏爱小结:孔子认为要闻《诗》、闻礼,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即立言、立身。4、结合《论语》中孔子其他关于“教学内容”的“言论”,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新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义以为

7、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小结: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

8、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四)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1、思考文中哪些章节提及孔子的教学方法和原则的?明确:11.37.85.93.8及11.22章节2、思考并概括章句中所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原则。明确: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11.3章节德行——道德修养好的言语——辞令,善于辞令的政事——善于政事的文学——熟悉诗书礼乐等文化典籍的11.22章节闻斯行诸?——诸:之乎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如之何,其:表反问求也退,故进之——退:退缩,畏缩;进:使……进,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