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ID:58952283

大小:606.2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17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1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2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3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4页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经济与社会生活(含解析)新人教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经济与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他是科举考试的状元,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毅然放弃仕途,投身实业以救国.他是()A.B.C.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由材料中“科举考试的状元”、“放弃仕途,投身实业救国”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他”指的是张謇。因为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图一是张謇。故选A。2.1898年,慈禧太后坐了一次汽车之后,就下令不再坐汽车了,因为汽

2、车的司机不跪且坐,而且居然坐在太后的前面.这一现象反映了()A.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B.慈禧厉行节约C.汽车售价昂贵D.中国不需要汽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材料反映出慈禧太后不坐轿车的原因,主要是司机与她平起平坐,并且还坐在她前面。可见,封建等级观念是汽车被弃之不用的主要原因。故选A。材料反映出慈禧太后不坐轿车的原因,主要是司机与她平起平坐,并且还坐在她前面。可见,封建等级观念是奔驰轿车被弃之不用的主要原因。3.央视电影频道台标(如图)中有“1905”的字样.它蕴含的意义是()1⋯⋯⋯⋯⋯⋯⋯⋯⋯⋯⋯⋯⋯⋯⋯⋯⋯⋯⋯⋯⋯⋯⋯名校名师推荐⋯⋯⋯⋯⋯⋯⋯

3、⋯⋯⋯⋯⋯⋯⋯⋯⋯⋯⋯⋯A.1905年是电影的诞生年B.1905年电影来到中国C.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D.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彩色电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首先要从题干中提炼关键词“电影”、“1905”。再联系课本知识: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京剧舞台片《定军山》,这是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故选C。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第一个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片段的电影,题干所述是为了纪念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问世,故选B。4.某市文化单位要举办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下列历史照片中不可能被展出的是(

4、)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B.中国某男士穿中山装的照片C.道光帝周岁生日留影D.詹天佑在京张铁路通车典礼上的照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以后传人中国。而道光帝出生在1782年,周岁生日应该是1783年,当时照相术还没有出现。故选C。5.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那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A.《风云儿女》B.《铁蹄下的歌女》C.《定军山》D.《桃李劫》【答案】C【解析】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正确答案为C;《风云儿女》是“电通”于1935年初拍摄;

5、《铁蹄下的歌女》是《风云儿女》2⋯⋯⋯⋯⋯⋯⋯⋯⋯⋯⋯⋯⋯⋯⋯⋯⋯⋯⋯⋯⋯⋯⋯名校名师推荐⋯⋯⋯⋯⋯⋯⋯⋯⋯⋯⋯⋯⋯⋯⋯⋯⋯⋯⋯的插曲,不是电影;《桃李劫》是中国电通影片公司1934年摄制。6.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你的生活中会有下列哪些现象出现()①用轮船经营航海业②在唐山可以坐火车到胥各庄③用电报和上海的朋友联系④中国有了近代第一支海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由所学可知,轮船、火车在19世纪末已传入中国;(1880)八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准筹设津沪电报线时,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

6、1888年10月7日,清政府批准,北洋海军正式成军。由此可知选项ABC不全面,选项D全面。故选D。7.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A.变法图强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謇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激发了民间兴办实业的热潮,以实业救国为口号,以维护中国利益,发展中国工商业,获得利益为目的,创办了大生纱厂,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8.1909年有人描述上海的女学生: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

7、粉黛最文明,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这样的描述主要反映了A.我国交通工具近代化B.女学生文明有礼貌C.近代年轻人精神面貌的变化D.我国日常生活近代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清朝末期,由于引进了西方的交通工具,创办了新式学堂等,中国尤其是城市的社会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如:坐洋车,接受新式教育等,因此出现了题文中近代年轻人精神面貌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AB都比较片面,故AB不合题意;D项忽视了“上海的女学生”这一重要信息,故D不合题意。故选C。9.最著名的中文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