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

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

ID:58989465

大小:2.0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27

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水区水文特性变异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水區水文特性變異分析指導老師:陳文福學生:李懿書簡報大綱壹、前言貳、文獻回顧參、研究材料與方法肆、結果與討論伍、結論與建議壹、前言台灣位於西太平洋颱風路徑通過的範圍內,颱風期間所帶來的豐富雨量是台灣重要的水資源之一,但大部分颱風帶來的豪雨卻常引起嚴重災情。近年全球各地氣候異常,極端降雨頻傳,許多研究指出台灣地區年降雨日數有減少趨勢,降雨強度反有增強,豪大雨發生頻率與規模亦有加大現象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貳、文獻回顧(1/3)許晃雄等(2000)利用大氣環流模式分析台灣地區之降雨量有呈現北增南減的趨勢,年降雨日數有明顯

2、減少現象。姜善鑫與賴栗葦(2003)以時間序列迴歸模型進行的分析指出,近40年來幾乎所有測站的年降雨日數都有減少趨勢,大部份測站最大一日雨量及年平均日降雨強度呈增加趨勢,而短時期的趨勢變化幅度明顯大於長時期的變化幅度。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貳、文獻回顧(2/3)周仲島(2007)指出台灣地區之年降雨日數有明顯減少趨勢,豪大雨發生次數有增加的現象。鄭皆達與謝在郎(1997)發現石門水庫集水區年降雨逕流量的變化受年降雨量的影響很大,年懸浮質含量與年最大洪峰流量成正相關,暴雨時懸浮質濃度可增為十倍甚至超過百倍。前言文獻回顧研

3、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貳、文獻回顧(3/3)陳弘恩(2005)指出降雨量越大以及相同降雨量下,降雨延時越長越容易產生崩塌。湯曉虞(2007)指出颱風期間所造成的崩塌土方量是集水區河道輸砂量大幅增加的主因。林俊全(2003)指出1975至1996年期間颱風時期共搬運了觀測期間懸浮輸砂量的59﹪,但颱風所佔時間只佔觀測時間的6.47﹪。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參、研究材料與方法一、雨量資料的選取二、降雨特性趨勢分析三、年平均雨量求法四、流量與懸浮載輸砂量之趨勢分析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一、雨

4、量資料的選取以完整的三峽河流域鄰近屬於水利署的大豹、三峽雨量站以及台電的福山雨量站進行蒐集整理,流域平均雨量採用徐昇氏多邊形法進行權重分配。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二、降雨特性趨勢分析在趨勢分析上利用「距平法」。「距平法」:以年降雨為例,若雨量資料年限為50年,將50年期間每年的年降雨量加總除以50,得到50年期間的平均值,再把每年的年降雨量與平均值相減即可得每年年降雨量的距平值。距平值有正有負,正值為該年的年降雨量大於50年的平均值,負值反之。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三、平均雨量求法(1/3)徐昇

5、氏多邊形法:以降雨量站為中心,建立數個幾何多邊形,幾何多邊形所圍成的範圍即是其中心雨量站所能影響之範圍。幾何多邊形作法:將流域內各雨量站以直線連接,把所構成的三角形各邊做垂直平分線,其點即為三角形外心,各平分線所圍出的多邊形網則為各雨量站影響範圍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三、平均雨量求法(2/3)徐昇氏多邊形法方程式如下(王如意,2004)P為流域平均雨量Pi為雨量站觀測資料Ai為各多邊形面積N為雨量站數量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三、平均雨量求法(3/3)徐昇氏多邊形法示意圖如下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

6、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四、流量與懸浮載輸砂量之趨勢分析分析項目包括:年逕流量、年最大日平均流量以及年最大瞬時流量。因為測得資料所得的輸砂量為懸浮載輸砂量,所以對於底床載的部份不加以討論。實測資料每年只有數十筆,因此採用國內水利單位所使用且較可能的方法,先建立日平均流量與懸浮載輸砂量的乘冪迴歸式用以推估流域內在不同的日平均流量下所對應的懸浮載輸砂量。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一、集水區降雨特性趨勢分析年降雨量年降雨日數年平均日降雨強度年最大一日雨量年最大二日雨量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1、年降雨量(1

7、/2)以距平法針對大豹、三峽與福山雨量站進行年降雨量的趨勢分析,各測站年降雨量的平均值分別為3344mm、2337mm、3194mm。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1、年降雨量(2/2)圖中可看出三峽雨量站呈現下降趨勢,其餘兩站逐年上升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2、年降雨日數圖中可看出三峽測站明顯下降趨勢,其餘二站則逐年上升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3、年平均日降雨強度以單日累積雨量達1mm以上稱作一個降雨日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三個雨量站皆有逐年上升趨勢4、年最

8、大一日雨量三峽站逐年下降趨勢,其餘兩站皆逐年上升趨勢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5、年最大二日雨量三個測站皆有逐年上升趨勢前言文獻回顧研究材料與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