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无机化学反应类型.doc

专题二无机化学反应类型.doc

ID:58997365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6

专题二无机化学反应类型.doc_第1页
专题二无机化学反应类型.doc_第2页
专题二无机化学反应类型.doc_第3页
专题二无机化学反应类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无机化学反应类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无机反应类型☆双基知识1、无机反应的类型与规律:2、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必须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尤其是变价元素),还要留心“同素异组”(如H3PO4与HPO3)和“同组异表”如[Fe3O4与FeO·Fe2O3或Fe(FeO2)2]的特例。3、推导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与所组成的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必须考虑化合价为奇数或偶数时,其化学式的表达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在运用抽象字母进行此类计算时,可采用联立方程组消元计算法或由相对分子质量之差速解。见例1。4、有关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与化学式关系的推导,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未知的,可

2、用联立方程组法计算,也可用妙法(如变形比较法、令值法等)巧解;若相对原子质量是已知的,可据化学式中正、负价(或阳、阴离子的正负电荷)总值守恒法巧解,见例2。5、根据多个化学反应推导复杂无机化合物(或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一般要先计算(有时还要进行推理讨论)出各离子的物质的量,然后由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及题意作出判断。若要求未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可由该元素原子或离子的质量及物质的量先求其摩尔质量,或由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ω=Ar·Z/Mr(z为分子中原子数,Ar为相对原子质量,Mr为相对分子质量)来求解。☆巧思巧解1、复分解反应进行

3、的方向是向离子数目和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例如:向AgNO3溶液中加NaCl溶液有白色的AgCl沉淀,若再向悬浊液中加KI溶液,沉淀转化为黄色的AgI沉淀,若再加Na2S溶液,又转化为黑色的Ag2S沉淀,这说明相同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gCl>AgI>Ag2S。思考:已知相同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顺序为CuCO3>Cu(OH)2>CuS,则CuSO4溶液分别与Na2S、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酸式盐和碱的反应:中和优先。Ca(HCO3)+NaOH(少量)=NaHCO3+CaCO3↓+H2OCa(HCO3)+2Na

4、OH(过量)=Na2CO3+CaCO3↓+2H2O3、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1)弱酸酸式盐:如:NaHCO3(2)弱酸的铵盐:如:(NH4)2S(3)两性物质:如Al2O3、Al(OH)3(4)有机物:如:氨基酸☆例题精析【例1】某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氟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1,其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若此元素的最高正价为+n,则n与M1、M2的关系可能是:。【例2】向CuSO4溶液中加入某种浓度的氨水,生成沉淀(已知沉淀中不含氮元素也不带结晶水)。滤出沉淀后,滤液经检验无Cu2+,SO42-的物质的量只有反应前的1/

5、3,且c(NH4+)=2c(SO42-)(不考虑NH4+的水解),请写出:OHO—P—OHOH(1)沉淀的化学式:(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例3】磷酸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将磷酸加强热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焦磷酸(H4P2O7)、三磷酸以至高聚磷酸。(1)焦磷酸的结构式为。(2)当高聚磷酸中磷原子数为20时,其化学式为。(3)有机物中烷烃的化学式为CnH2n+2,则磷酸、焦磷酸(H4P2O7)、三磷酸以至高聚磷酸这一系列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例4】某非金属元素X的最高化合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酸分子中有a个氧原子,则这种酸的分子

6、式为;该酸跟碱反应最多可生成种酸式盐。【例5】(上海1996年高考题)化合物E(含两种元素)与NH3反应,生成化合物G和H2。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G分子中硼元素(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40%和7.4%。则(1)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2)反应消耗1mol  NH3 ,可生成2 mol H2 ,组成化合物E 的元素是         和         ;(3)1molE和2molNH3恰好完全反应,化合物E的分子式为      。 【参考答案】【例1】(M2-2M1)/58或 (M2-M1)/29【例

7、2】(1)Cu3(OH)2(SO4)2 或Cu(OH)2 ·2CuSO4(2)3CuSO4+2NH3·H2O=Cu(OH)2·2CuSO4+(NH4)2SO4OHO—P—OOHO—P—OHOH【例3】(1)(2)H22P20O61(3)H2+nPnO3n+1【例4】H2a-mXOa;2a–m–1【例5】(1)N3B3H6(2)BH(3)B2H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