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

【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

ID:59000459

大小:39.7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0-27

【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_第1页
【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_第2页
【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_第3页
【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_第4页
【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秋】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南大学  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324     学年学季:20202窗体顶端单项选择题1、“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 抽象. 仿象. 兴象. 喻象  2、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  ). 康德  . 黑格尔. 席勒. 歌德3、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 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

2、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 社会历史层  . 心理意识层. 知觉表象层. 自然物质层5、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 喻象. 兴象  . 抽象. 仿象6、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柏拉图.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  7、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 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 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8、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 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3、  . 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没有起点. 有起点,也有终点9、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 生命的机械化. 突然荣耀说  .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预期失望说10、 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  . 情感性  . 想象性. 虚拟性. 敏感性11、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 立普斯. 丹纳. 费希纳  . 布洛12、“美是客观化的快感”是谁提出的?(  ). 桑塔耶纳  . 尼采. 柏拉图. 黑格尔13、(  )认为“美”的本意是人们对羊的一种视觉、味觉和触觉等的一种综合感觉。.

4、 徐炫. 笠元仲二  . 萧兵. 柏拉图14、李泽厚所区分的美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 E.悦情悦意. 悦耳悦目. 悦志悦神. 悦口悦心  15、麦克白的悲剧的产生是因为他自己的贪婪,李尔王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的轻信,奥赛罗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太强烈的嫉妒心,这说明文艺复兴后的悲剧主要是(  ). 社会悲剧. 命运悲剧. 性格悲剧  . 生活悲剧16、下列属于美的存在领域的是(  ). 三者都是  . 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17、以下不属于经验派美学家的是(  ). 柏拉图  . 休谟. 夏夫兹博里. 哈奇生18、王国维的

5、作品不包括(  ). 《人间词话》. 《西方美学史》  . 《宋元戏曲考》. 《红楼梦评论》19、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  )提出的。. 苏格拉底. 马克思. 黑格尔  . 柏拉图20、“知人论事”和“以意逆志”是谁提出的观点?(  ). 孔子. 庄子. 孟子  . 柏拉图21、陆机《文赋》里强调“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强调了(  )对文艺创作的作用。. 缘情. 言志. 起兴. 虚静  22、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  ). 形式. 内容. 表象. 意象 

6、 23、叶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中把美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  ). 美丽景色. 积极事物. 审美活动  . 艺术24、以下是浪漫主义作家的是(  ). 杜甫. 托尔斯泰. 白居易. 李白  25、以下不主张游戏说的是(  ). 康德. 席勒. 斯宾塞. 卡西尔  26、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  ). 肯定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  . 重视艺术的想象作用. 重视艺术的情感作用. 重视艺术的形式作用27、相当于崇高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 韵味. 阴柔. 雄浑  . 意境28、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

7、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  ). 悟  . 味. 品. 观29、“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出自(  ). 《文心雕龙》. 《典论.论文》. 《诗品》  . 《毛诗序》30、“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揭示了审美对象(    ). 虚静的特点. 虚幻的特点. 实体性特点. 开放性特点  31、以下哪种意象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  ). 春花秋月. 和风细雨. 悬崖峭壁  . 小桥流水32、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  )的体系。. 生命  . 唯美. 唯心. 唯物3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

8、桂子,十里荷花,嘻嘻钓叟莲娃”所表现的风格是(  ). 悲壮. 优美  . 滑稽. 崇高34、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 喜剧. 崇高. 悲剧. 优美  35、"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 想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