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导学单.doc

高二化学导学单.doc

ID:59122955

大小:1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3

高二化学导学单.doc_第1页
高二化学导学单.doc_第2页
高二化学导学单.doc_第3页
高二化学导学单.doc_第4页
高二化学导学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导学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习重难点】1.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掌握盖斯定律,并会计算反应的焓变。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自学提纲】1.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形成原因与化学键强弱关系2.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如:          Ⅱ.酸碱中和反应。如:           Ⅲ.燃烧反应。如:            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如: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Ⅰ.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如:         Ⅱ.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如:       

2、            。Ⅲ.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点强化指导]:⑴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有的放热反应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只是断裂旧的化学键所需要能量而已,但它仍是放热反应,如:合成氨的反应,铁与硫的反应等。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不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但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吸热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放热反应【练习】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C.一

3、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一)反应热1、定义:2、反应热的意义:3、符号:Q>0反应热数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运用理论计算求得。Q<0针对性练习:1.吸热反应一定是()A.释放能量B.储存能量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课堂练习达标】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4、是()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D.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加热2.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在生石灰中加水B.硝酸铵溶于水C.浓硫酸加水稀释D.用石灰石煅烧石灰3.(2006·上海)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

5、能量变化D.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的能量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B.Y的能量一定高于N的能量D.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反应6.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⑴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⑵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反应混合物成糊状的原因。⑶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应属于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填“大于”、“小于”

6、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7.已知单质铁和硫粉反应时需用酒精灯加热,反应方能开始,但在铁粉和硫粉开始反应后,把酒精灯撤去反应仍可进行完全。则此反应为反应(填“放热”、“吸热”)。原因是。8.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5mL的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⑵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式。⑷由实验可知,MgCl2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⑸如将本题中“25℃澄清饱和石灰水”换成“20℃的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

7、验,实验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其原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