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

ID:5912395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3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_第1页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_第2页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_第3页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_第4页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会主题预防登革热班级班主任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登革热2.掌握预防登革热的小知识,提高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活动形式学生自由发言、相关安全资料活动准备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如何预防登革热活动背景东南亚和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我省持续有输入性的病例报告。截至8月4日18:00我省共报告63例登革热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9例;本地感染病例34例均分布在福州市。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计生、爱国卫生等部门密切协作,发动群众深入开展以灭蚊及清除蚊虫孳生地为重点的卫生运动。学校作为人口密集的场所很容易爆发

2、疫情,另外我校地处山脚,背面靠山,蚊虫较多,给疫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所以很有必要做好防虫防疫工作。活动过程一、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目前,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性病例,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二、传播途径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本病的流行与蚊密度有关,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人

3、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三、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3~14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主要临床表面为突然高热、恶寒,剧烈性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三痛”,伴有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主要现象:(1)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体温

4、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2)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

5、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3)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4)其他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四、预防和治疗治疗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为主。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预防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环境改造和环境

6、处理是防蚊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环境改造方面,做好封、填、疏、排、清很重要。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排:排清积水;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在环境处理方面,一是要控制水生和陆生植被;二是要冲刷河道水闸;三是定期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四是定期清洗家禽和家畜饲养环境;五是上门收集垃圾并推行垃圾分类管理。五、《登革热知识-你知多少》知识问答   附:知识问答 1、登革热是由什么传播的?(C)2、A老鼠B苍

7、蝇C蚊子 2、家中什么地方孳生蚊子?(B)   A卫生间B花瓶中的积水C厨房 3、4、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是   3——15天     5、白蚊伊蚊俗称“  花斑蚊   ”。 6、任何蚊子都可以传播登革热( X  ) 4、7、登革热病媒蚊其雌、雄蚊皆会吸血。(  X  ) 5、8、典型登革热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出血。(   √  ) 9、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   √ ) 6、10、为了预防“登革热”你都做了哪些事?说说看。(答两点即可) 7、  如:经常清理家中积水;不到阴暗潮湿的地方玩耍逗留;注意个人卫生等。 11、户外活

8、动是应注意些什么( ABCD ) 1、A、穿浅色的长袖衣服       B、喷洒防蚊虫的药剂 2、C、回家后有不舒服马上就诊    D、尽量避免到阴暗潮湿角落逗留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