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

ID:59124124

大小:1.63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3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_第1页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_第2页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_第3页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_第4页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摘要当前我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施工整体表现出成本高、周期长、复杂事故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国内页岩气井进行了技术跟踪,归纳了当前我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所面临的轨迹优化及控制、井壁稳定、摩阻扭矩、井眼清洁以及固井技术等难点问题。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轨迹控制井壁稳定摩阻美国页岩气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利用,正在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而同为世界能源进口大国的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政策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不但表明了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页岩气资源的决心,而且正在积极推进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

2、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聚集成藏并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藏相比,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主体小于10%,储层孔隙为0~500nm,孔喉直径介于5~200nm,渗透率极低,一般多采用水平井并经水力压裂技术改造后进行开发。当前,公认的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的页岩气藏需具备以下条件:①页岩气储集层厚度大于100ft(30m);②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丰富,TOC>3%;③成熟度Ro在1.1-1.4之间;④气含量>100ft3/t;⑤产水量较少,低氢含量;⑥黏土含量小于40%,混合层组分含量低;⑦脆性较高,低泊松比、高杨氏弹性模量;⑧围岩条件有利

3、于水力压裂控制。页岩气藏作为典型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大、分布广的集“生-储-聚”为一体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页岩作为粘土岩常见岩石类型之一,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的,其成分复杂,除包含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粘土矿物外,还含有诸如石英、长石、云母等碎屑矿物和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自生矿物,页岩层理构造发育,多呈页状或薄片状(图1左),并沿层理发育有大量裂隙和微裂隙(图1右),脆性高、易碎,外力击打作用下易裂成碎片,且吸水膨胀性强,长时间裸露浸泡后极易引起井壁缩径、垮塌、掉块等复杂事故。例如,四川威远-长宁构造完成的3口

4、页岩气水平井,水平井段钻进过程多次遭遇井壁垮塌、掉块等复杂,引发卡钻、报废进尺等事故,并导致3口水平井储层段40%进尺作业占总作业时间70%以上。同时,页岩气水平井井壁失稳问题频发,不但严重影响到钻井周期、钻井成本等问题,还直接导致井身质量差、固井难度大、储层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给后续开发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初,四川威远、长宁及云南昭通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完钻的4口水平井,平均井深3357米,平均钻井时间118天,而北美地区井深4000~5000米,水平段1500~2000米的页岩气井钻井周期通常在15~20天,水平段钻井时间仅为5~8天

5、。由此可见,我国相对落后的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图1页岩层理构造及裂隙电镜扫描照片1钻完井技术重点、难点分析(1)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由于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为了实现页岩气的商业化、规模化开发利用,必须钻大量的水平井,而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摩阻扭矩,如何实现井眼轨迹精确控制是摆在当前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图2平台水平井出于为了获得更好的压裂效果、沟通更多的天然裂缝以及井壁稳定的考虑,水平井眼轨迹通常设计为沿着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同时,为了降低钻井成本,国外多采用多井平台长水平段水平井开发,即每平台6~8口

6、水平井,最多可24口井,通常采用中长半径,造斜率10°~14°/30m之间,水平段长度通常介于1000~1500m,最长达到3000m,见图2。因此,页岩气平台水平井三维轨迹不可避免,如何实现精确导向、防碰绕障等问题也相继产生。针对精确导向问题,虽然目前有一系列旋转导向工具,能够提供精确定向服务且能形成高质量的井眼,但是成本高,在规模开发中,普遍采用旋转导向实行轨迹控制与页岩气开发的低成本战略不相符,如何采用MWD+常规导向马达,在滑动+旋转钻进方式下实现页岩气水平井三维轨迹的精确高效控制也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2)井壁稳定对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的研究,自上世纪以来,

7、先后经历了纯力学研究(弹性力学阶段,弹塑性力学阶段,多孔弹性力学阶段)、泥浆化学研究、力-化耦合研究、力-化-热力学耦合研究等多个研究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但当前井壁失稳仍是页岩气钻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页岩气储层井壁失稳问题在我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已普遍存在。如我国四川、云南页岩气示范区,钻井过程中无一避免的出现了严重井眼垮塌。例如,昭101井牛蹄塘组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层理发育,引起井壁坍塌,同时存在破碎带,井径扩大率最高达68%;昭103井清虚洞组底部出现严重扩径现象,1900米至1975米平均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