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

ID:59128257

大小:3.05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30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编号10199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授课教师:陈晓艳工作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指导教师:田金良工作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教学设计编号:10199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陈晓艳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中学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在美术作品的鉴赏方面,概念模糊,没有系统的方法,存在表面化、随意化。针对学生现状我在教学中选择注重通过灵活的方式方法展开教学,激发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美术鉴赏方法与程序,同时适当增加美术技能、技法的运用

2、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审美选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分析能力,为学生美术素养的不断提升逐渐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教材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之后,对三种艺术形态之一意象艺术的学习理解,属于美术鉴赏中鉴赏基础知识与方法的重要学习环节,要从正确运用鉴赏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教材第一部分主要使学生发现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

3、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且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主要方面。  第二部分“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是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的但却很明显的方面,一般人都能感受到的一些美术作品形象怪异,来解释意象艺术的。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为习惯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拒斥的心理,改变普遍存在的像与不像的艺术评价标准,并理解意象艺术表达意图主要是与艺术家对现实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的,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可能就越“怪异”。第三部分“如何理解

4、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如何鉴赏意象艺术的基本方法之处。在这里首先要说明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巨大的差异表现在它传递出的不是艺术家的“眼”中之“象”,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即“意象”。这种“意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另一个就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表现。为此,艺术家就要调动一切手段来表达这种感觉和意图,而不管是否与我们眼见的现实一致,从而产生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同时将艺术的语言一课知识引入,分析语言运用,理解艺术作品,掌握正确方法。通过对课本结构思路的分

5、析,结合教学的具体要求,并根据学生目前所处年龄的心理特征,以及其真实的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在设计本课时,我将循序渐进地通过不同艺术作品的对比,直观而清晰地让学生自己感受意象艺术,了解意象艺术,分析意象艺术,理解意象艺术作为整堂课的主线。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创造参与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在课堂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目标:1、与具象艺术相比较,改变“像与不像”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能从客观与主观角度全面认识艺术作品,准确区分具象与意象艺术作品。2、尝试运用美术的艺术语言分析意象艺

6、术作品中主观思想的表达方法,练习使用正确的鉴赏方法,建立正确的艺术鉴赏思维方式。3、明确艺术作品中由客观再现向主观表达的转变是必然的,能够客观的接受与评价不同艺术形态的作品,培养多元化的艺术审美思想。教学重点:以美术作品中主观思想的表达为依据,准确的区分具象与意象艺术作品。教学难点:运用美术的艺术语言分析理解意象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主观思想。教法指导:问答、体验、互动探究、情景创设学法指导:交流讨论、综合探究、实践操作、情景体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教学流程:组织课堂——观察发现——初识意象——比较分析——再识意象——旧

7、知运用——合作分析——师生交流——理解意象——反馈评价——体验意象——拓展延伸——结束全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组织课堂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发现解决问题。做好课前准备。保证课堂教学正常开展。观察发现回忆具象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总结具象艺术的特点。比较一组意象艺术作品,发现两者的不同。引导学生回忆西班牙画家委垃斯开兹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回忆总结具象艺术的特征。展示一组意象艺术作品,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意象艺术的不同之处。聆听学生的发言,提出问题,引出本课课题。回忆具象艺术的特征;对比意象艺术

8、作品,观察发现,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强调具象艺术客观再现的特点,使学生在观察意象艺术作品时,很快发现其形象非客观存在,有些怪异的特点。就此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初识意象围绕意象艺术“怪异”的特点,提出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要塑造怪异的形象?2、怎样理解作品中怪异的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