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肿瘤治疗的新希望.docx

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肿瘤治疗的新希望.docx

ID:59134044

大小:11.4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2

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肿瘤治疗的新希望.docx_第1页
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肿瘤治疗的新希望.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肿瘤治疗的新希望.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种可能比Car-T技术应用范围更广的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方法,正在中国展开临床试验。日前,记者从中国疾病生物治疗大会上获悉,这项全球首创的技术被称为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由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而其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肿瘤治疗领域,且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成为当日会议关注的一个焦点。会议上的信息透露,该技术已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美国获得专利授权,其初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被证实,目前已全面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 技术优势 囊泡是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肿

2、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则是利用肿瘤自身脱落的囊泡包裹药物,提纯后再回输到人体体内,精准针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并激活针对肿瘤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具有精准治疗的效果。 「肿瘤囊泡技术是一项完全不同于Car-T技术的精准医疗技术,」黄波解释,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将靶向化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技术,其精准靶向杀伤肿瘤细胞,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可有效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与Car-T技术相比其应用范围更广,副作用更低,操作也更加简便。 具体来解释,这项技术具有靶向效应、聚焦效应、堵泵效应及免疫平

3、衡效应。其中,靶向效应是指包裹化疗药物的囊泡进入机体后,由于能被特异性摄取,从而实现化疗药物靶向肿瘤细胞的效果。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来源的囊泡摄取能力是其他正常细胞的五倍;另一方面,与正常组织毛细血管孔径尺寸不同,肿瘤部位血管发育非常紊乱,其通透性尺寸大小为100-780纳米,而肿瘤囊泡的平均尺寸为200-500纳米,因此,囊泡不能进入正常组织,但却可以进入肿瘤部位,从而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肿瘤囊泡还可以靶向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干细胞,这些细胞正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真正「

4、元凶」,由于肿瘤干细胞较分化的肿瘤细胞更加柔软,因而可以摄取更多的载药囊泡,杀死这些细胞可以有效避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而尽管传统的化疗给药量非常大,但由于全身分布,药物进入人体后立即被稀释,真正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药物量并不高;然而即使进入到肿瘤细胞内,绝大部分药物也会立即被肿瘤细胞胞膜上的多药耐药系统排出,从而进一步减弱了化疗药物的杀伤。而采用肿瘤囊泡技术装载化疗药物,其单个囊泡装载的药物量接近饱和,肿瘤细胞摄取单个囊泡所包含的药物量足以将其杀死,这种经囊泡装载的化疗药物在肿瘤细胞胞内集中释放的效应,称之为

5、聚焦效应。 堵泵效应则指囊泡进入肿瘤细胞后,能干扰肿瘤细胞胞膜上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减少对进入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的泵出,从而保证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的高浓度。特别是对具有耐药特性的肿瘤干细胞,药物囊泡可以有效逆转其耐药特性,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由于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化疗都难以达到完全清除恶性肿瘤细胞的效果,因此激活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成为唯一能够长期监控及杀灭残余肿瘤细胞的手段。尽管机体免疫细胞能够攻击肿瘤细胞,但肿瘤在其长期进展过程中诱导出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即免疫系统无法

6、攻击肿瘤细胞。在此环境中,巨噬细胞不仅不杀肿瘤,而且经过肿瘤的教育,蜕变为肿瘤免疫逃逸极为重要的帮凶,甚至在肿瘤部位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10等,促进肿瘤部位血管的形成以及免疫抑制。利用巨噬细胞的吞噬特征,囊泡包裹化疗药物能够有效进入巨噬细胞内,从而清除肿瘤部位的巨噬细胞,在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同时,肿瘤细胞来源的囊泡还可以有效的趋化和激活肿瘤部位淋巴结的树突状细胞(DC),并提供大量的肿瘤抗原,促进DC的激活,诱导出有效的T细胞免疫应答,形成强有力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行时 围绕这

7、项全球领先的抗癌技术,盛齐安公司已经着手进行5年的研发。目前已完成了肿瘤囊泡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技术分阶段开发,首期项目主要针对癌性胸水,除此外还有望在梗阻性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如胆管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诸多癌种上展开应用。除了上述应用之外,肿瘤细胞囊泡的独特免疫激活效应还有望作为有效的肿瘤疫苗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预计该产品将于2016年下半年正式进行临床应用。 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来看,参与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在接受治疗后,胸水量明显减少,多数患者长期无复发,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传统疗法

8、,且其具有低毒副作用的特点。目前,肿瘤囊泡治疗癌性胸水技术已在中国临床试验中心完成注册,并率先在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了临床研究项目备案,相关基础研究论文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工作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