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辅周流行乙脑医案.doc

浦辅周流行乙脑医案.doc

ID:59149367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浦辅周流行乙脑医案.doc_第1页
浦辅周流行乙脑医案.doc_第2页
浦辅周流行乙脑医案.doc_第3页
浦辅周流行乙脑医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浦辅周流行乙脑医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乙型脑炎的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发生在夏秋季节的急性传染病。临床所见,本病颇似祖国医学温病学中“暑温”“暑风”“暑厥”“暑痉”等病证。发热、头疼、嗜睡、昏迷、抽风、呼吸衰竭为主要特点。中医治疗暑病,不能一法、一方、一药;治疗“乙脑”也不能法、一方、一药。“乙脑”患者,受邪缓急,方有大小,立法谴药,寒热温凉,随病情而异。并结合气候、环境、年龄等情况全面分析,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给以恰当的治疗。我对“乙脑”辨证论治与随证施治经过实践总结提出辛凉透邪等八法,作为临床治疗“乙脑”

2、的参考。1.辛凉透邪法辛凉透邪是治疗“乙脑”的主要一法。前人经验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在卫汗之可也。温热病初起,邪未深入,总宜辛凉透发,使其热邪外达而愈。否则,滥用苦寒或香窜之品,必致邪遏郁不解,或引邪深入,贻误病程。(1)邪在卫分:临床症状可见头痛,微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透,口渴,呕吐,脉浮数或滑数,舌质正常苔薄白,治宜辛凉平剂银翘散(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或银翘散合葱豉汤(葱白、淡豆豉)。若头痛,身微热,口微渴,但咳,可选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桑叶、菊花、

3、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甘草、苇根)加减。咳与头痛重者,多用桑菊饮加减,身热重者多用银翘散加减。(2)邪在气分: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出大烦渴,面赤头痛呕吐。脉浮洪数,舌质红苔黄,治宜辛凉重剂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粳米)加减,脉芤甚者加人参。吴鞠通说,白虎为暑温之正剂,其源出自《金匮要略》。叶天士说,暑热—证,古人以白虎为主方。吴、叶二人之意,说明白虎汤治疗暑温的重要性。若夹湿身重者,可选白虎加苍术汤。若表实无汗,面赤口渴,右脉洪大,左脉反小,则可选用新加香薷饮(香薷、鲜扁豆花、厚朴、双花、

4、连翘)或黄连香薷饮(香薷、扁豆、厚朴、黄连)加减。或二香饮(苏叶、藿香、白茯苓、扁豆、厚朴、陈皮、半夏、甘草、大腹皮、桔梗、香薷、川连)加减。此外,还有凉膈散(连翘、黄芩、栀子、薄荷、酒大黄、芒硝、生甘草、竹叶)、六一散(滑石、甘草)、辰砂益元散(六一散加辰砂)、碧玉散(六一散加青黛)、芦根竹叶汤(芦根、竹叶)等方随证选用。2.逐秽通里法临床治疗“乙脑”,若邪尚在卫在气,应以不失宣透达邪外出而从表解为原则。若暑秽内阻,热结阳明,治宜芳香以逐秽,清下以通里,里通表自和也。否则,热毒内陷,升降失司,三焦不利

5、,诸窍闭滞,温病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更怕里气郁结,秽浊阻塞。就是说,当下则下,当通即通,随证施治,不可拘泥。(1)逐秽:暑秽弥漫三焦,逆传心包,诸窍闭阻,神志不清,昏迷谵语,烦躁不安,舌绛苔少,脉细数,急宜逐秽开窍,清热解毒,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若三焦聚急,痰涎壅盛,酌用陷胸承气汤。(2)通里:面目俱赤,气粗声重,潮热谵语,舌苔老黄或者起刺,腹满便闭,脉沉数或沉实,治宜峻下热结,可选用大小承气汤(仲景方)或三一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加甘草)之类加减。若热结旁流,选调胃承气汤(仲景方)加减。若下后数

6、日,热不退,口燥咽干,舌苔干黑,脉沉数有力,选护胃承气汤(大黄、玄参、细生地、丹皮、知母、麦冬)加减。若喘促,痰涎壅盛,脉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选宣白承气汤(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瓜蒌皮)加减。若小便赤痛,口渴,时烦,脉左牢坚,选导赤承气汤(赤芍、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加减。若邪闭心包,内窍不通,神昏舌短,饮不解渴,选牛黄承气汤(即安宫牛黄丸加生大黄)加减。若津液不足,大便干燥,选增液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加减;仍不下者,选增液承气汤(即增液汤加大黄、芒硝)加减。下之不通,邪实正虚不能受药

7、者,治宜攻补兼施,选新加黄龙汤(细生地、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玄参、麦冬、当归、海参、姜汁)加减。逐秽通里,本为一法,临床互参,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若暑秽重而热结轻,可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加服少量大黄汁;若热结重而暑秽轻,可在诸承气汤中加少量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同时,要脉证互参,抓主要矛盾,例如:阳明温病,下利,谵语,右脉实或滑疾者,治以通里清热为主,可选用小承气汤加减;若脉不实者,治宜开窍逐秽为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3.清热解毒法暑邪,六淫之一。暑热伤人,其性最烈,热甚化火,火极而为毒,

8、乃暑温发展所致,治宜采用清热解毒一法,急清其热,直泻其毒。临床应初视热邪深浅,辨在营在血等,随证施治。若表里俱热,气血两燔,发热恶寒,头痛剧烈,狂躁心烦,谵语不寐,或吐血衄血,脉浮洪数,或沉细数,治宜清热解毒,选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细生地乌犀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加减。若表里大热,选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加减。若热邪伤厥阴,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时有谵语烦渴舌赤,夜睡不安,脉虚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