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doc

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doc

ID:59154830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doc_第1页
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doc_第2页
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doc_第3页
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杨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树栽培技术一、关于造林地的选择根据杨树的生态学特性和山东省林地土壤状况,杨树造林地土壤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砂壤最好,中壤和紧砂次之;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m以下,不低于2.5~3m;土壤无或有轻度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g/L;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大于0.4%,全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L、速效磷大于2mg/L、速效钾大于40mg/L。二、关于密度与轮伐期培育胶合板等大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在立地条件好、经营强度高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

2、,每亩栽植17~22株,采伐年龄10~12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6cm的大径材。在立地条件较好、经营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不宜稀植,每亩栽植22~28株,采伐年龄9~10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0cm的大中径材。培育纸浆材等小径级用材: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在造林地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以每亩73-111株为宜,轮伐期3-5年。而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上,造林密度可稍大些,以每亩33~55株为宜,轮伐期6-7年。三、关于苗木与栽植技术苗木要粗壮,高粗匀称,枝梢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

3、害。黑杨当年生扦插苗地径应大于2.0厘米,苗高大于2.5米,,2年生扦插苗和2根1干平茬苗地径应大于2.5厘米,苗高大于3.5米。毛白杨1年生炮捻苗和芽接苗的地径应大于2.0厘米,苗高大于3.2米,2年生炮捻苗的地径应大于2.5厘米,苗高大于3.5米。栽植技术的关键是降低苗木的水分消耗和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尽量随起苗随运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有条件的可用清水浸泡1~2天。春季和秋末冬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均适合杨树造林,但I69杨、55/65杨、中菏1号、T26、T66等美洲黑杨无性系不宜秋季栽植,春季造

4、林时应等树液流动、芽快萌动时(3月下旬至4月初)再栽植。栽植深度以深栽60cm左右为宜。造林后立即浇透水,然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四、关于施肥和灌溉造林前每公顷施土杂肥22500kg以上,掺入过磷酸钙750kg左右,造林后于每年的5~6月杨树生长速生期追施氮素化肥2次,每年每公顷施肥量折合氮52.5~75kg(相当尿素112.5~225kg或碳酸氢铵300~750kg)。灌溉主要在4~6月干旱季节进行,遇到严重秋旱时,也应进行灌溉,在一般降雨量年份,我省东部南部每年至少为杨树丰产林浇水2次,西部北部每年应浇水3次以上,每次每公顷灌水量450~75

5、0m3,要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如砂壤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1%)。五、关于病虫害防治山东省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是危害枝干的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用有机磷农药注射虫孔或蘸药棉堵孔;光肩星天牛幼虫期可用有机磷农药注入虫孔或插入毒签;成虫期可用人工捕捉或用有机磷农药毒杀。桑天牛主要危害白杨派品种,防治方法是:在林地及其周围清除桑树、构树,断绝成虫的补充营养源;保护利用天敌啄木鸟;幼虫期用有机磷药剂注入虫孔或插毒签。杨扇舟蛾、杨尺蠖的危害较普遍,严重时大龄幼虫可把杨树叶吃光。防治方法有:在1~2龄

6、幼虫群集取食时,及时摘除虫苞;喷洒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悬浮液杀死幼虫;喷洒有机磷农药毒杀幼虫。杨树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杨树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据统计全省杨树资源达到1800多万亩,每年以200万亩的速度增长。但杨树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和效益的发挥。全省杨树病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杨树叶枯病、杨树腐烂病等20余种。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是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危害苗木和大树,且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造成皮层腐烂,受害严重的苗木和3~5年生树可整株死亡。通常在树皮上以水渍状病斑为主,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cm,边缘不明

7、显,手压病斑有褐水流出,后期病斑下陷,中央有裂缝。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造成整树死亡。保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病害的主要途径,要从品种选择、造林设计、栽植、水肥管理等方面入手。一、加强肥水管理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土杂肥,提高树势,增强抗性。定植前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沾根,杨树落叶后树干涂白预防。干旱时及时浇水,多雨季节做好排涝。二、药剂防治以秋防为主该病一年在5月下旬至6月和9月两次发病高峰。在发病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0.6%苦小檗碱水剂、50%退菌特100倍液,10倍的食用碱液,每10日喷一次,连喷3次;重度发病的

8、要刮除病斑;若发病率在50%以上时,可平茬。三、及时清除重病植株,减少侵染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