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

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

ID:5916027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8

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_第1页
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_第2页
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_第3页
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校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探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也逐步规范化,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内容,突出表现在看重学生的文化修养、与人的交流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更要重视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工作。一、学生就业前的现状和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在今年初某企业的用工面试过程中,问到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的长处是什么?弱点是什么?”好多同学都不知如何回答,面试结束个别同学直冒冷汗,表现出极差的心理素质。反思我们学校的职业教育,虽然开设了《创业指南》等课程,但真正对学生

2、进行岗前培训几乎是空白,更缺乏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企业来学校招工,学校忙、学生慌,甚至部分学生在学校安置后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达不到心理预期目的,于是又返回学校等待重新安置。这种现象说明学校对学生的择业教育不够完善,岗前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择业心理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期望值过高。部分学生对工作和工资福利待遇期望值过高,一旦就业后发现工作很累、工资待遇过低就大失所望、怨天尤人、消极面对来之不易的工作。这部分学生在巨大反差的心理压力下往往有过激言行,有时会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二

3、)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现在的学生在家是太阳,全家都围着他一个人转,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在他们身上体现不出我们的传统美德,索取的多,付出的少。一旦到了企业后发现工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轻松,马上就叫苦连天,抱怨工作累,甚至放弃工作。这是一种懒惰的表现,缺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三)缺乏敬业精神。部分学生在就业前就没有做好踏踏实实工作的心理准备,如果缺乏敬业精神,对工作也就失去了兴趣。有一个学生曾问过我一个问题:“老师你看我适合干啥工作?”对这个学生我比较了解,我反问她哪些工作不适合她,企业、销售业、服务行

4、业等等设想了很多,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低,我帮她分析了择业心理,首先要有一技之长,连起码的知识储备都没有将来拿什么面对工作?其次要有敬业精神,不管啥工作,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去争取才会成功的。(四)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曾经有几个小企业来学校招聘超市销售代理、打字员和办公室内勤,但只需要1-3名,很多学生都有兴趣,但就是没有人去应聘,理由很可笑:“我们要去就一块去,一个人不去,没有做伴的。”这是典型的缺乏独立自主意识的体现,有的机会是稍纵即逝,而他们把握机会的能力不足。(五)缺乏创业精神。学校开设了《创业指南》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5、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看过部分学生的创业计划书,各行各业、五花八门,但对待创业启动资金问题上都一致认为:“给我多少多少万元我就如何如何”,没有人从小的事情做起、从基本的入手来策划创业计划书,忽视了对自身因素的认识,缺乏创业精神和踏实的工作态度。二、原因分析。造成学生择业心理偏差的原因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社会的优胜劣汰给学生造成的冲击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既想找一份待遇高又体面的工作,又缺乏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因此就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不能正确的面对工作。第二是来自家庭的原因。部分学生家庭教

6、育存在缺陷,没有给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如尊老爱幼、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宽容待人、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还有部分职校学生及家长在社会中有一种自卑感,认为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如别人,如果再不能找一份高工资的工作,那更抬不起头了。学生既想挣钱回报家庭,又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能力,于是就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第三是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重视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安置尽可能好的工作就行了,忽视了对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岗前培训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向社会输送所需要的人才,“人才”不仅要有文化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

7、,更要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等,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工作、如何生存比帮助他们找工作更重要。三、解决问题的几点看法: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着重解决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如果没有转变就业观念,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势必造成择业、就业不能正确定位,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应聘的现象,或者应聘上了因不适应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被淘汰。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方面,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阐明以下观点, 首先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就业机会。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经

8、济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就业岗位逐年增多,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我国相当时期内还不能完全解决;其次要正确估价自己, 不要太过分看重自己的学历文凭,重在正确估价自己的素质和专业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