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混合日粮饲养.doc

全混合日粮饲养.doc

ID:59226819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9

全混合日粮饲养.doc_第1页
全混合日粮饲养.doc_第2页
全混合日粮饲养.doc_第3页
全混合日粮饲养.doc_第4页
全混合日粮饲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混合日粮饲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目前先进的饲养方法主要以TMR饲养为主TMR是英文TotalMixedRations(全混合日粮)的简称,所谓全混合日粮(TMR)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的饲养技术。与传统的精粗分喂法相比,TMR饲养技术在配套技术措施和性能优良的TMR机械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奶牛每采食一口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浓度一致的全价日粮。目前这种成熟的奶牛饲喂技术在以色列、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已经普遍使用,我国现正在逐渐推广使用。与传统饲喂方式相比TMR具

2、有以下优点:1、可提高奶牛产奶量研究表明:饲喂TMR的奶牛每公斤日粮干物质能多产5%~8%的奶;即使奶产量达到每年9吨,仍然能有69%~10%奶产量的增长。2、增加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TMR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混合,这样物料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互补作用,从而增加了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在性能优良的TMR机械充分混合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排除奶牛对某一特殊饲料的选择性(挑食),因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同时TMR是按日粮中规定的比例完全混合的,减少了偶然发生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或中毒现象

3、。3、提高牛奶质量粗饲料、精料和其他饲料被均匀地混合后,被奶牛统一采食,减少了瘤胃pH值波动,从而保持瘤胃pH值稳定,为瘤胃微生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饲料营养的转化率(消化、吸收)提高了,奶牛采食次数增加,奶牛消化紊乱减少和乳脂含量显著增加。4、降低奶牛疾病发生率瘤胃健康是奶牛健康的保证,使用TMR后能预防营养代谢紊乱,减少真胃移位、酮血症、产褥热、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病的发生。5、提高扔牛繁殖率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采食高能量浓度的TMR日粮,可以

4、在保证不降低乳脂率的情况下,维持奶牛健康体况,有利于提高奶牛受胎率及繁殖率。6、节省饲料成本TMR日粮使奶牛不能挑食,营养素能够被奶牛有效利用,与传统饲喂模式相比饲料利用率可增加4%(Brianp,1994);TMR日粮的充分调制还能够掩盖饲料中适口性较差但价格低廉的工业副产品或添加剂的不良影响,为此每年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数万元。7、大大节约劳力时间采用TMR后,饲养工不需要将精料、粗料和其他饲料分道发放,只要将料送到即可;采用TMR后管理轻松,降低管理成本。管理技术措施是有效使用TMR的关键之一,良好的

5、管理能够使奶牛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二、奶牛阶段饲养法奶牛阶段划分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后备牛又可被分为0-6月龄的犊牛、7-15月令的育成牛、16月令到产犊前的青年牛。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干奶牛,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妊娠7个月后,奶牛停止泌乳,进入恢复休整期,一般为2个月,可分为干奶前期(停奶-产前21天)与干奶后期(产前21天-分娩)。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直至停奶的牛,可分为泌乳早期(分娩—产后21天)、泌乳盛期(

6、产后22天—100天)、泌乳中期(101天—200天)、泌乳后期(201天—停奶)。通常情况下,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阶段饲养法能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先进的科学饲养方法,做好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对于大型奶牛场,泌乳牛群根据泌乳阶段分为早、中、后期牛群,干奶早期、干奶后期牛群。对处在泌乳早期的奶牛,不管

7、产量高低,都应该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为主。对于泌乳中期的奶牛中产奶量相对较高或很瘦的奶牛应该归入早期牛。对于小型奶牛场,可以根据产奶量分为高产、低产和干奶牛群。一般泌乳早期和产量高的牛群分为高产牛群,中后期牛分为低产牛群。 三、配套先进的挤奶方式按现代乳业生产要求,采用国内先进的鱼骨式挤奶机,建设现代化集中挤奶方式的挤奶厅。这种方式有利于挤奶过程的自动化系统和机械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既能保证奶牛健康高产,又能保证乳品加工奶源收集质量。四、辅以科学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能度

8、量,才能管理,能管理,才能提高,这是奶业发达国家对生产性能测定用于指导奶牛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1完善奶牛生产记录体系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一是为奶牛场提供了完整的生产性能记录体系,对牛场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生产性能测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量化管理牛群工具,这种量化能够针对每一个体牛只展开。2提高原料奶质量在生产性能测定中,可以通过调控奶牛的营养水平,来科学有效地控制牛奶中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生产出理想成分的牛奶;通过监控牛群健康状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