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

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

ID:59232310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9

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_第1页
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_第2页
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_第3页
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_第4页
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继教计划与总结201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年学年度中小继教学习计划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流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和自修,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现就我自己本学年度的继续教师学习作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引。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不断提神自己。二、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2、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学习内容《传承文明》为主四、具体计划1、认真学习《传承文明》结合实际教学,不断给自己和学生传输文明知识和理念。 2、多结合实际,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3、对所教学科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形成

2、自己的教学风格。4、认真参加各种师德活动,不断揣摩,不断提高。5、努力学习《传承文明》里面的内容,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好心得体会。2013——2014年学年度中小继教学习总结本年度一来,我一直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职业,深知中小继教的学习对一名教师的作用,它给教师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我按照学习计划,学了了《传承文明》,积极参与了各种教研活动不断加强学习和自修,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现就我自己本学年度的继续教师学习作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我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引。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不断提神自己。二、达到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了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教学

3、方法和教学手段。2、不断提高了自己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三、学习内容我认真按照中小继教的学习计划,我努力学历了《传承文明》,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四、具体过程1、认真学习了《传承文明》,结合实际教学,不断给自己和学生传输文明知识和理念。 2、我积极结合实际,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3、对所教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4、认真参加了各种师德活动,不断揣摩,不断提高。5、努力学习《传承文明》里面的内容,认真做好了笔记。五、下一步打算1、认真总结得出的经验,不断进一步提高自己。2、塑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去学习新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传承文明》学习

4、心得本年度按照中小继教学习计划,我认真学习了《传承文明》,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深有体会,颇有心得。通过学习知道了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我认识到,要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

5、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行加强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

6、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

7、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