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

ID:59240756

大小:40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9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_第1页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_第2页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_第3页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_第4页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对产业集群研究的高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流派,形成了“产业集群理论丛林”的局面。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区位理论、经济社会学、东方管理学等学者都有丰富的产业集群方面的理论,本文简述一些在历史上或现在较主流的产业集群理论。1.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90)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概念。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他认为的外部经济有:一是地方具有专用性劳动力市场

2、;二是生产专业化而取得的中间产品;三是可获得的技术与信息。“企业集群正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集群一经形成,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尤其是吸引特定性产业资源(或要素)。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不同产业,扩大地区产业规模。而且,随着集群竞争力的增强,这种资源吸引效应还会逐步加速。这种基于路径依赖形成的“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便于企业快捷获取所需资源,促进企业迅速成长。他在论述中总结了“产业区”所具备的6个方面的特征:①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系统和协同的创新环境;②生产垂直联系的

3、企业群体;③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④产业区理想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⑤竞争与合作并存;⑥富有特色的本地金融系统。○——企业——马歇尔集群区图1马歇尔产业集群示意图马歇尔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对集群理论的一个贡献就是对规模经济概念的丰富,而规模经济是产业组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他把某一区域原本相互无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结合起来,造成一种企业生存、发展的产业氛围,即外部规模经济。他发现了一种产生集群的“空气”—协同创新的环境。2.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1909)在《工业区位论》中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来解释区位集聚。他认为,集聚之所以能够给工

4、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如专门的机器修理厂、靠近的原料供应点、大规模的劳动市场、公用设施、道路等都有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位因子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与劳动成本(工资)因子及集聚、分散因子。所谓区位因子就是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而分散因子则是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集聚因子可分为两类: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算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

5、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一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若干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更能给各个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聚的愿望。他认为,企业通过集聚获得的经济效率大于分散状态下的效率。他利用等差费用曲线来解释产业集聚的程度:工厂在一个集聚区位内能获得收益——利益的增大、成本的节省。而工厂迁移到集聚区需要运费成本,只有运费成本小于等于收益时,才有自发的集聚区的形成,而反之则不会。假设有P1、P2、P3三个工业区位,每个区位上都有少量工厂,这些工厂为了追求集聚的益处,均希望进行迁移。图2中,P1、P2、P3分别代表三个

6、区位三角形中运输费用与劳动力费用的最低点。围绕P1、P2、P3构成等运费线1、2、3,由集聚所节约的费用等于偏离运费与工资成本最低点的P1、P2、P3所追加的运费及工资的等值线,即为临界等运费线。假设集聚所得经济利益为3,则临界等运费线就是等值线3,在增加的工资及运费成本小于3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交叉重叠部分,即为产业集聚定向的新区位。图中阴影部分    图2一个集聚地区发展示意图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但他的研究脱离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产业集聚的形成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地区的社会文化因素,韦伯却将

7、其抽象掉了,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3.科斯、威廉姆森等的交易费用理论罗纳德·科斯(CoaseR,1937)在《企业的性质》(TheNatureoftheFirm)中开创性地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科斯指出,市场交换存在着摩擦,从而也存在着交易费用。“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主要是因为:(1)发现相关价格即获取有关的市场信息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2)进行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以及对合约的监督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他认为企业是市场替代物,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