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

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

ID:59254173

大小:3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08

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_第1页
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_第2页
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_第3页
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_第4页
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LTE培训材料-1LTE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LTE综述前言1)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和IP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移动通信技术处于网络技术演进的关键时期,也就在此时,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与大家见面了。2)LTE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统一标准,具有高频谱效率、高峰值速率、高移动性和网络架构扁平化等多种优势。3)本课就LTE驱动力、产业链现状、部署策略和移动通信的未来等方面进行讨论。一、LTE发展驱动——胶片上所示是其表层原因或是短暂的原因,具体包括:1)语音业务收入下降2)网络成本高3)其竞争对手WiMAX在标准化进度上的领先表层原因还有:4)宽带接入技术趋势:宽带接入移动化5)移动通信产业从

2、传统话音业务向宽带数据业务渗透6)OFDM、MIMO、调度、反馈等技术的成熟比较深层的原因是:7)人类对通信的需求,资本扩张的需求。深层原因和举办奥运会的需要是类似的。——根据华为估计:1)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量和语音是一样的。欧洲1比3日本1比192012年50%的用户用智能终端。如果终端降到100美元以,就能有爆炸增长。数据业务收入会从30%-80%2)和发展3G相比,我们在需求上是不同的,4G时代由于数据业务急升,4G是被推动着发展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移动用户和固网用户将享用同样的QOS的服务现在估计家庭宽带达到50M可以满足各种要求。几种网络都可以在这个50M带宽上实现。—

3、—随着业务带宽的不断提升,SP(ServiceProvider)也随之提供了相应的新业务,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业务体验移动宽度技术不仅仅对个人带来改变,对各行各业,对政治环境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LTE在用户体验方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速度快——带宽的提升,使得数据业务量也在快速上升,至于LTE成功部署之后的情况,则是难以预料的——移动宽带的发展,受终端发展的刺激有跑车却没高速,那怎么行?——中国电信韦总工(韦乐平)说过,以前发一个短信是1毛,现在下载一个MP3歌曲甚至一部电影也是1毛。但短信和MP3歌曲的数据量却差太多。这就造成了现有运营状态下受益和业务量的不匹配,所以我们必须降低

4、网络成本,在技术上,就是引入LTE——WiMAX标准和产业比LTE有2年左右的领先WLAN和WiMAX的有些频段是不需要许可的。WIMAXWLAN很多关键技术和LTE是一样的。OFDMMIMO扩频加扰。应该说LTE站在WIMAX的肩膀上。LTE能超快速发展是因为很多做LTE的厂家以前有做WIMAX的基础。比如华为MOTO诺西等等。——在无线通信技术演进方面,LTE可谓系出名门,众望所归在移动通信技术中,我们将主流移动通信技术称为名门,其显著特点就是覆盖用户多、使用该技术的网络多,显然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当之无愧的有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

5、itons)、WCDMA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以TD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如TD-SCDMA以上的技术都是有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th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来制定的与3GPP对应的还有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th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2),3GPP2则定义了如CDMA200EV-DO的技术标准而这些技术标准都演进到LTE在中国有三大运营商分别使用其中的一类技术,中国联通使用WCDMA,中国移动使用TD-SCDMA,电信使用CDMA2000,这三大运营商到4G时代将会都使用LTE——与现有系统相比,提高

6、LTE系统性能是网络运营商的主要诉求,以确保LTE的竞争力从而引发市场兴趣。下面介绍对LTE性能评估是主要衡量标准1)LTE系统在20MHz带宽(WCDMA带宽的4倍)内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别是50Mbps(BitsperSecond,数据传输速率的常用单位,就是bit/s)和100Mbps,相应的频谱效率分别是2.5bps/Hz和5bps/Hz。这里的基本假定是终端具有两根接收天线和一根发射天线2)用户平面时延对于实时业务和交互业务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在无线接口,用户平面的最小时延可以通过无负载情况下的信号分析来计算。其被定义为从一个数据包首次发送直至收到物理层确认(A

7、CK)的平均时间。最佳条件下,无线接入网络的时延要低于5ms除了满足用户平面时延的需求外,呼叫建立时延需要比现有蜂窝系统明显降低。这不仅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还会影响终端的电池寿命,因为允许从空闲状态快速过渡到激活状态的系统设计能使终端有更多的时间维持在低功耗的空闲状态。控制平面时延由执行不同LTE状态间过渡所需要的时间来衡量。LTE主要基于两种状态,即“RRC_IDLE”和“RRC_ACTIVE”LTE系统要求从空闲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过渡时间小于100ms(不包括寻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