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

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

ID:59263467

大小:59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08

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_第1页
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_第2页
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_第3页
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_第4页
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酶与ATP在代谢中的作用(解决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应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考试说明中(酶在代谢中的作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均属于B级要求)高考试卷中(本专题知识有一定难度,有关酶的考试题型有难度一般的选择题和非选题,也有围绕实验的分析题、实验设计题,难度较大。由于酶与ATP与代谢的广泛联系,所以命题常与有关的章节联系)答题过程中(可通过酶的化学本质、作用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联想相关知识,书本上有关酶的实验为基础演绎实验能力)一、能力展示1.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A.细胞分裂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在生物

2、体内的水解不需要催化剂的作用C.发菜细胞中约95%的ATP来自线粒体D.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解析】酶的水解要水解酶的参与;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TP与ADP相互转化相互转化要酶的催化,受温度影响。【答案】A2.以下实验不能说明1231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蔗糖液2mL2蒸馏水1mL酵母提取液1mL稀释唾液1mL337℃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4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1mL550~65℃温水中加热2分钟实验结果蓝色砖红色蓝色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B.酶具有专一性C.蔗糖不是还原糖D.高温使酶失活【解析】实验中温度

3、不是自变量【答案】D3.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组是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CO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D.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水份的渗透作用【答案】D4.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四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序号植物材料名称3mL13%H2O2反应现象反应速率产生气泡多少1―――+缓慢少量2马铃薯块茎+迅速大量3苹果果实+慢不多4胡萝卜直根+快多5白菜叶柄+较快较多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B.不同植物组织

4、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C.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D.若用以上3g各器官研磨液,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解析】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答案】C5.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膜中的载体也能运输氨基酸B.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C.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解析】由图可知,该过程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故为协助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答案】B6.技术人员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

5、答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解析】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思路。(1)测定脂肪酶活性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液呈紫色,说明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3)明确要求写出的是

6、“实验思路”而不是实验步骤。【答案】(1)脂肪缓冲(2)蛋白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C)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二、能力培养1.如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则当温度升高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A.1     B.2     C.3     D.4【解析】依图一,温度升高一倍时,反应速率加快,故生成物量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最大值。【答案】B 2.如图甲表示麦芽糖

7、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空间结构与反应物相匹配,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在反应前后a的结构不变,说明其为麦芽糖酶。曲线f~g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