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

ID:5927110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9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_第1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_第2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_第3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_第4页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2、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3、取血气专用针(或5ML注射器吸取肝素湿润后排尽)4、选择穿刺动脉(常用部位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垫垫巾5、消毒皮肤6、检查并拆开血气针外包装,取出橡胶塞置于弯盘内,检查并打开方纱置于治疗盘内7、进针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确认无误8、左手戴无菌手套或消毒左手的示指、中指,用消毒手指触动脉搏动处,确定动脉走向后,以两指固定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成40-45度角迅速进针,动脉血自动顶入血气针内,一般需要1ML左右,指导患者平静呼吸9、拔针用无菌方纱垂直按压穿刺点。嘱患者

2、垂直加压止血5-10分钟,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10、迅速将针头斜面刺入橡胶塞或专用凝胶针帽隔绝空气-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肝素与血液混匀11、采血后核对患者及血标本,确认无误12、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感受,告知注意事项1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和用物,致谢14、洗手15、签名,记录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的操作流程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3、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4、将橡胶管与负压瓶相连,接通电源,检查管道、负压装置性能。调节吸引器负压(负压为150-200mmHg,小儿吸痰压力为小于150mmHg)5、

3、用无菌镊子或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冲洗吸痰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6、吸上呼吸道分泌物:神志清楚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其张口、折叠吸痰管以关闭负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出口腔及咽部分泌物7、吸下呼吸道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左手指折叠导管末端,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尽痰液。【使用呼吸机时行气管内吸痰方法】:(1)吸入高浓度氧气1-2分钟(2)如痰液过粘稠不易吸出时,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3)在患者胸前铺无菌治疗巾,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打开吸引器(4)分离与呼吸

4、机连接的管道,将接头置于无菌治疗巾上,将吸痰管插入适宜深度旋转上提(5)吸痰毕迅速连接呼吸机,吸入高浓度氧气1-2分钟8、观察吸出痰液性质、量及患者生命体征9、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未吸尽,休息2-3分钟再吸10、拔出吸痰管后吸入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11、清洁患者口鼻部。恢复患者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床单元,指导清醒患者适当饮水12、洗手13、记录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3、连接各种导线,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心电监护仪是否正常4、用棉签沾酒精清洁粘贴电极部位皮肤,在用纱布擦净5、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护仪导联

5、线上,按照监护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避开除颤部位6、根据情况选择导联;调节振幅、报警上下限。保证监测波清晰、无干扰7、观察心电示波性质,有无心律失常8、帮助取舒适体位,整理病床单元,整理用物,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观察电极周围皮肤情况,致谢9、停止心电监护时,向患者告知,取得合作10、关机、断开电源11、取下电极片,清洁局部皮肤12、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除颤术的操作流程1、监测患者心律心电示波,再次确认患者处于心脏除颤指征状态,迅速给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松解衣物,检查并除去金属等导电物质,其余人员不得接近病床2、除颤前遵医嘱给予药物,以提高除颤阈值3、将除

6、颤器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或胸部电极板放置处置盐水纱布,打开除颤器电源并设置到非同步模式,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并开始充电,首次充电至360J4、立即将两块电极板分别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和心尖部,用适当压力按压使电极板与胸壁紧密接触5、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颤,嘱其他人离开患者床边,操作者身体离开床缘双手拇指同时按压两电极板放电按钮6、立即观察患者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若首次除颤无效可重复电击7、除颤结束,用干纱布擦净导电糊,整理用物为患者取适宜体位8、洗手9、记录简易呼吸器使用的操作流程1、将简易呼吸器于氧气(高流量8-10L/MIN)装置相连接、检查连接是否正确、呼吸囊有无

7、漏气2、戴手套,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如有义齿取下,给患者去适宜体位3、打开气道:解开患者衣领、腰带,操作者站于患者的头侧,手托起患者下颌,使患者头后仰(必要时用口咽通气管)4、戴面罩:在患者口鼻部扣紧面罩并固定(E-C钳夹法),挤压气囊5、以每分钟10-12次的频率有规律的反复挤压呼吸气囊,每次挤压500-1000ML(挤压气囊凹陷1/2以上)6、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判断通气量是否合适7、观察患者使用呼吸器后呼吸是否改善8、停止使用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