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doc

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doc

ID:59281537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7

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doc_第1页
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doc_第2页
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一、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可用自来水。二、加水量根据饮片吸水性能、煎煮时间长短、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计算。三、煎前浸泡煎前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也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部分有效成分耗损。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四、入药方法(1)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2)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

2、或破坏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3)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再兑入其他药同服。(4)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五、煎煮次数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在煎煮药物时,其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需要将药液滤出,再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六、煎取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

3、每剂一般煎至2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七、煎煮操作1、按照中药付数、所煎药物重量、药物质地、煎煮时间及煎药量计算加水量,并且要浸泡30分钟。2、一般宜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药时间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滋补药则在煮沸之后,用文火维持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3、注意需要先煎、后下等特殊操作的药种,保留传统煎药特点,满足不同处方需求。4、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

4、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八、煎药环境利于煎药员工作,最大程度保护药物和药液煎煮质量,环境温度在5℃~40℃;相对湿度:≤8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