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差中误差计算.doc

高差中误差计算.doc

ID:59286513

大小:11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6

高差中误差计算.doc_第1页
高差中误差计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差中误差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准测量,一测站高差中误差为±3mm,若每公里观测16站,求每公里及K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多少最佳答案解:每千米的误差:±√(16×3^2)=±4×3=±12(mm),即:±12mm/kmk千米的误差:±√(k×12^2)=±(√k)12mm。在最新版的《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中提到有关监测等级的定义和精度要求,其中关于沉降监测方面提到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的概念。现我有一些疑问,特咨询大家:1、在2007版的《建规》中提到关于变形等级为二级的精度要求,其要求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

2、(正负)。问1:那么这里提到的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如何求得,其计算公式有没有?2、关于提到的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我查询了本规范中对观测点的定义,它是这样描述的: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布设在建筑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形点。问2:是不是可以认为,在判断某次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精度是否满足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只需要求得变形点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与之相比即可。而不用求得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相应的测站高差中误差?3.、现在回到最根本的地方,就是如何

3、定义监测的等级,如何判定它是按二级还是按三级来监测,是否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来。我通过查资料,看到有这么一个推导过程:沉降监测精度取决于监测目的、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类型。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安全,其观测中误差应小于容许变形值的1/10~1/20;根据这一原则,通常采用“以当时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确定变形观测精度。按照上述要求,结合该楼的实际情况,基准网采用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沉降点的观测精度,采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m=△k/t。式中,Δ为容许变形值,t为置信区间内最大误差与中误差的比例值;K为安

4、全系数。估算时,通常采用K=0.05,t=2。参考以上资料与方法,最后沉降观测精度确定为最弱点高程中误差m≤+1mm。由此而确定沉降监测等级。问:不知道这么做是否科学,是否可行,或者还有其他方法来确定监测的等级。好了,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大家是否眼晕了,先上几张规范中的截图,丰富一下,以免眼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