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

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

ID:59297392

大小:3.32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9-20

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_第1页
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_第2页
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_第3页
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_第4页
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课件公开课完美《乞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乞巧乞巧乞巧乞巧林杰(831—847)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乞巧节乞巧节乞巧供桌乞巧手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背诵《乞巧》这首诗及意思,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自由读课文

2、,两分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xiāoqǐxiāo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唐)林杰qǐqiǎoxiāoxiāo结合注释逐句理解古诗:(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2)碧霄:浩瀚无际的天空。(3)尽:完。(4)几万条:虚指,比喻多。七夕今宵看碧霄宵霄宵—霄在字形上和含意上有什么不同?“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宵”是晚上,“霄”是天空七夕今宵看碧霄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星织女

3、星牵牛织女渡河桥渡河桥渡河桥牵牛织女渡河桥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家家乞巧望秋月乞巧的人多吗?你怎么知道人很多?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穿尽红丝几万条她们穿了多少条呢?真的有几万条吗?那是多少条?什么多?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

4、多呢?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歌乞________,乞________,乞________,……乞巧歌乞手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遥望浩瀚无际的青天。牵牛织女渡河桥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家家乞巧望秋月家家的女孩子都仰望天空,对着月亮,乞求智巧。穿尽红丝几万条女孩子们个个将线从针孔里穿过,有万条之多。体会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美好愿望?再读古诗,思考:诗中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将乞

5、巧的事交代的很清楚。很久以前,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一天,老牛让牛郎去树林边,会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和他结为夫妻,牛郎纳闷,但还是去了,事情和老牛说的一样,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老牛交待完事情就死了,织女也被抓走了,牛郎带着儿女批着牛皮追织女就快追到,王母拿下簪子划了条天河,他们被隔开了。他们互相挣扎着,以泪洗面,王母感动就让他们每年见一次,就形成了现在的七夕。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