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ID:59303889

大小:26.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5

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1页
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2页
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二异氰酸酯1.2化学品英文名称: Toluenediisocyanate 1.3中文名称2:1.4分子式:C9H6N2O21.5分子量:174.1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主要成分:2,4-甲苯二异氰酸酯2.2含量:2.3CASNo.584-84-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危险性类别:3.2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不能经无损皮肤吸收。3.3健康危害: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甲苯二异氰酸酯过敏者,可能引起气喘、伴气喘、呼吸困难和咳嗽。第四部分:急救措

2、施4.1皮肤接触:液体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4.2眼睛接触:液体与眼睛接触可引起严重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4.3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异氰酸酯蒸气会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长期接触甲苯二异氰酸酯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4.4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危险特性: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酸乙酯和甲苯等。容易与包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胺、水、醇、酸、碱发生反应,特别是与氢氧化钠和叔胺发生难以控制反应,并放出大量热。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反应之一;应避免受潮。在常温下聚合反应速度很慢,但加热至45℃以上或催

3、化剂存在下能自聚生成二聚物。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遇热、明火、火花会着火。5.2有害燃烧产物:加热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氧化物。5.3灭火方法: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大火用水施救。消防人员须穿戴防毒面具与防护服。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应急处理:用四倍量消灰中和后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掩埋或焚烧掉。对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接触机会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及其泡沫塑料。生产和使用TDI者均可接触。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操作注意事项: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7.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中,防止容器受

4、损和受潮。储存温度控制在20-35℃。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醇、碱类和含水物品隔离储运。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8.1职业接触限值:大鼠经口LD50:4130mg/kg;吸入LCLo:600ppm/6H。小鼠经口LD50:1950mg/kg;吸入LC50:9700ppb/4H。兔经皮LD50:>10mL/kg。8.2监测方法:8.3工程控制:8.4呼吸系统防护:戴好防毒面具。8.5眼睛防护:8.6身体防护:须穿戴防护服。8.7手防护:穿戴防护手套。8.8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9.1外观与性状: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遇光颜色变深。9.2

5、熔点(°C):3.5~5.5℃(TDI-65)9.3沸点(°C):251℃9.4液碱相对密度:1.22±0.01(25℃)。9.5蒸气密度(空气=1):6.0。9.6饱和蒸气压(kPa):0.13kPa(0.01mmHg20℃)9.7燃烧热(kJ/mol):9.8临界温度(°C):9.9临界压力(MPa):9.10辛醇/水分配系数:9.11引燃温度(°C):9.12闪点(°C):132℃(闭杯)9.13爆炸上限%(V/V):9.14爆炸下限%(V/V):9.15溶解性:9.16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及其泡沫塑料。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10.1稳定性:

6、10.2禁忌物:10.3避免接触的条件: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醇、碱类和含水物品隔离。10.4聚合危害:10.5分解产物:分解放出氰化物和氮氧化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11.1急性毒性:11.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11.3刺激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12.1生态毒理毒性:12.2生物降解性:12.3非生物降解性:12.4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12.5其它有害作用: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13.1废弃物性质:13.2废弃处置方法:用四倍量消灰中和后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掩埋或焚烧掉。对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13.3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

7、分:运输信息14.1危险货物编号: 14.2UN编号:14.3包装标志:毒害品。14.4包装类别:(II)类。14.5包装方法:铁桶装内充氮气。14.6运输注意事项: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醇、碱类和含水物品隔离储运。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16.1参考文献:16.2其他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