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手册]V带槽角度的选择.doc

[工程师手册]V带槽角度的选择.doc

ID:59308038

大小:49.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5

[工程师手册]V带槽角度的选择.doc_第1页
[工程师手册]V带槽角度的选择.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工程师手册]V带槽角度的选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程师手册]V带槽角度的选择很多人在设计V带时,两带轮槽形都选择一致,目的是使带和带轮槽接触充分,保证应有的摩擦力和应有的传递功率。此问题的提问者多年来也是如此设计的,但最近受到质疑,有另一种说法是小带轮槽角比大带轮槽角小,目的也是保持充分的摩擦和传递功率,那么那种比较对呢?1.问题描述普通V带传动,传动比1:3,小带轮基准直径Φ110,槽形角度34°,大带轮槽形角38°,间距均为19,为何一条V带两端所用槽角不一致?2.讨论甲说,一向都是按小带轮走,即保证小带轮包角,然后大带轮和小带轮一样。乙赞同甲的办法,说,而同一条V带不同槽角的说法根本没有听说过,如果规格不同,就无法贴合

2、充分,不能保证功率传递。丙却并不同意,说,上面的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都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带轮最大标准槽角(38°)就比V带标准楔角(40°)小,为什么?还原一下V带传动过程的受力情况,可以知道V带除了受到拉力和离心力之外,还会在带轮包角处受到周期性的弯曲应力;在包角处,V带中性层形状保持不变,其顶胶部将沿V带长度方向(纵向)伸长,而沿宽度方向(横向)缩短,其底胶部变化则与顶胶部相反。由此可知带轮最大槽角必小于V带标准楔角。所以,小带轮和大带轮直径不同,所以V带在其上所受弯曲应力也不一致,导致V带在小带轮包角上和大带轮包角上楔角不一样,因此带轮槽角的设计也不可能相同。丁同意丙

3、,说,其实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简单办法可以解答,把一根V带弯成大小不同的圆弧再测量一下V带的楔角,答案就很明显了。3.结论在V带的设计标准中可以得知,普通V带的楔角都是40°,而带轮的槽角系列值则为32°、34°、36°、38°,分别有其对应的直径值。可以看出带轮槽角并没有40°这个值,对于这个原因,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为什么。机械设计手册相信是每个工程师必备的工具书,其中V带传动又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一种设计,所以很多人拿起书就用,而忽略了里面一些基本的知识。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案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