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

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

ID:59315886

大小:1005.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20-09-20

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_第1页
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_第2页
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_第3页
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_第4页
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线培训资料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线网络天馈系统原理和设计要点(基础培训)浙江省邮电规划设计研究院移动设计研究院本课程为GSM天馈系统基础培训,共五部分内容:一、天线工作原理简介二、天线的技术参数说明三、无线设计中关于天线方面的几个重要因素四、关于铁塔的选型五、直放站、室内分布和其他目标:通过本课程,让学员对无线网络天馈系统在概念上和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具备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一部分天线工作原理简介什么是天线?把从导线上传下来的电信号做为无线电波发射到空间…...收集无线电波并产生电信号波长1/2波长1/2波长极子的长度

2、800MHz~200mm长度 400MHz~400mm长度1/4波长h1/4波长1/2波长Dipole偶极子是天线应用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极子的长度与工作频率的波长成对应关系。偶极子1/4波长天线计算公式(补充)天线长度=300/f×1/4×0.96(波长缩短率)例:850M的1/4波长天线:300/850×1/4×0.96=0.085(m)820MHz的1/2波长~180mm,890MHz的1/2波长~170mm天线应取值在~850MHz-175mm天线带宽=890-820=70MHz偶极子的工作性能

3、与其长度和波长的匹配有关:Optimum1/2wavelengthfordipoleat850MHzat890MHz天线偶极子at820MHz频率范围俯视图侧视图单偶极子工作时呈圈饼形。天线控制原理增益=10log(4mW/1mW)=6dBd单极子接收端产生1mW的功率几个极子排成一列接收端产生4mW功率信号集中极子一般组合成列。天线控制原理功率由于反射在同一方向上叠加,从而增加增益。定向天线的增益为10log(8mW/1mW)=9dBd“定向天线” 接收端产生8mW功率“全向天线” 接收端产生1mW功率(

4、俯视)天线极子列的侧面放置一块反射板。天线控制原理单偶极子辐射呈圈饼状各向同性辐射体“dBd”以偶极子为基准“dBi”以各向同性辐射体为基准eg:3dBd=5.15dBi2.15dB以各向同性辐射体为基准的偶极子增益为2.15dBdBd和dBi基站天线增益(总结)天线的增益:一般指天线在其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增益,是和基准天线相对比的一个相对值,有时也称为功率增益。对无线覆盖率和话音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可能以如下方式给出:dBi:基准天线为各向同性辐射器(全向天线);dBd:基准天线为自由空间的半波振子(偶极子天

5、线);0dBd=2.15dBi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g(甲功率/乙功率)第二部分天线的技术参数说明前后比(dB)=10log常见的在25dB左右(前瓣功率)(后瓣功率)即天线中前向主瓣功率与后向主瓣功率的比值。后瓣功率主瓣功率主瓣功率与后瓣功率比(前后比)关于前后比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方面前后比是天线前向和后向之间的功率比值,一般来讲,前后比是越大越好。防止天线后向

6、信号干扰天线后方的前向信号。尤其应用在城市中密集住宅小区,最好能达到30db,可以有效降低后瓣对高层建筑的室内干扰。现在一般的天线前后比为20db左右;全向天线是没有前后比的。天线的前后比在一般情况下当然是越大越好,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并不绝对是这样,比如,以两扇区的定向站连续覆盖高速公路时,由于大多数用户都是快速移动用户,为保证切换的正常进行,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大,否则可能会由于两定向小区交叠深度太小而导致切换不及时造成掉话的情况。(同时要考虑塔型因素)水平半功率角120°(eg)PeakPeak

7、-10dBPeak-10dB10dB波束宽度60°(eg)PeakPeak-3dBPeak-3dB3dB波束宽度15°(eg)PeakPeak-3dBPeak-3dB32°(eg)PeakPeak-10dBPeak-10dB半功率角波束宽度 (水平半功率角和垂直半功率角)水平半功率角和垂直半功率角的关系G=32600/水平半功率角*垂直半功率角天线增益=10*log G零点填充零点填充:基站天线垂直面内采用赋形波束设计时,当固定在一定高度的天线照射在一有限的水平面区域内,天线的垂直方向图表明由于有旁瓣零点的

8、存在,在需要覆盖的区域就有可能产生盲区问题。为了使业务区内的辐射电平更均匀,下副瓣第一零点需要填充,不能有明显的零深。通过垂直平面的余割平方赋形波束设计,可以消除主瓣下方的零点,从而使所需覆盖区域有相等的接收信号电平。该技术也称为零点填充技术。高增益天线由于其垂直波束宽度较窄,尤其需要采用零点填充技术来有效改善近处覆盖。通常零深相对于主波束大于-26dB即表示天线有零点填充,有的供应商采用百分比来表示,如某天线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