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通路实验.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通路实验.doc

ID:59321069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5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通路实验.doc_第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通路实验.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通路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据通路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将双端口通用寄存器组和双端口存储器模块联机;(2)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数据通路;(3)掌握数字逻辑电路中故障的一般规律,以及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则和方法;(4)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独立分析故障现象,并排除故障。二、实验电路图9.14示出了数据通路实验电路图,它是将前面进行的双端口存储器实验模块和一个双端口通用寄存器组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存储器的指令端口不参与本次实验,通用寄存器组连接运算器模块,本实验涉及其中的操作数寄存器DR2。由于RAM是三态门输出,因而可以将RAM

2、连接到数据总线BUS上。此外,BUS上还连接着双端口通用寄存器组。这样,写入RAM的数据可由通用寄存器提供,而从RAM读出的数据也可送到通用寄存器保存。RAM和DR2在前面的实验中使用过。对于通用寄存器组RF,它由一个在系统可编程(InSystemProgramable)芯片ispLSI 1016固化了通用寄存器组的功能而成,其功能与双端口寄存器组MC14580相类似,内含四个8位的通用寄存器,带有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从而可以同时写入一路数据,读出两路数据。输入端口取名为WR端口,连接一个8位的缓冲寄存器ER(已集成在i

3、spLSI 1016芯片中),输出端口取名为RS端口、RD端口,分别连接运算器模块的两个操作数寄存器DR1、DR2,其中,连接DR1的RS端口还可通过一个8位的三态门RSO直接向BUS输出。双端口通用寄存器组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RS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RD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上述选择信号在T1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生效。而WR1、WR0则用于选择从WR端口写入的通用寄存器。WRD是写入控制信号,WRD=1时,在T2上升沿的时刻,从ER写入数据;WRD=0时,ER中的数据不写入通用寄存

4、器中。LDER信号控制ER从BUS写入数据,RS-BUS信号则控制RS端口到BUS的输出三态门。以上控制信号各自连接一个二进制开关。三、实验设备(1)JYS-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一台(2)双踪示波器一台(3)直流万用表一只(4)逻辑测试笔一支四、实验任务(1)将实验电路与操作面板的有关信号进行线路连接,方法同前面的实验。(2)用8位数据开关向RF中的四个通用寄存器分别置入以下数据(十六进制):R0=0F,R1=F0,R2=55,R3=AA。给R0置入0F的步骤是:先用8位数码开关将0F置入ER,并且选择WR1=WR0=0,再将

5、ER的数据置入RF。给其他通用寄存器置入数据的步骤与此类似。(3)分别将R0至R3中的数据同时读入到DR2寄存器和BUS上,观察其数据是否存入R0至R3中的数据,并记录数据。其中BUS上的数据可直接用指示灯显示,DR2中的数据可用逻辑笔测试有关引脚。(4)用8位数码开关向AR1送入一个地址0F,然后将R0中的0F写入RAM。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将R1至R3中的数据写入RAM中的F0、55、AA单元。(5)分别将RAM中AA单元的数据写入R0,55单元的数据写入R1,F0单元写入R2,0F单元写入R3。然后将R3、R2、R1、R0中

6、的数据读出到BUS上,通过指示灯验证读出的数据是否正确,并记录数据。(6)进行RF并行输入输出试验。1.选择RS端口对应R0,RD端口对应R1,WR端口对应R2,并使WRD=1,观察并行输入输出的结果。选择RS端口对应R2,验证刚才的写入是否生效。记录数据。2.保持RS端口和WR端口同时对应R2,WRD=1,而ER中置入新的数据,观察并行输入输出的结果,RS端口输出的是旧的还是新的数据?(7)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故障?如何克服的?五、实验要求(1)做好实验预习和准备工作,掌握实验电路的数据通路特点和通用寄存器组的功能特性

7、。(2)写出实验报告,内容为1.实验目的;2.如碰到故障,记录故障现象,排除故障的分析思路,故障定位及故障的性质;3.实验数据记录;4.值得讨论的其他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