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

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

ID:593396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_第1页
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_第2页
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_第3页
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_第4页
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百家姓》6个问题  貌似熟悉,实则陌生凡是中华子孙,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这8个字,“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都知道,这8个字是出自一本书,叫《百家姓》,大家张口就来,非常熟悉。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熟悉?知道赵钱孙李的人很多,知道赵钱孙李后面接着周吴郑王的也不少,再接下来呢?这和《三字经》是一样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接下来呢?很多人都会一愣。面对浩瀚的传统文化,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貌似熟悉,实际上很陌生。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对祖宗的东西都很熟悉。让我们一起先来回答几个问题试试。《百家姓》之前第一道题,《百家姓》究竟是一本什么书?答案是

2、:《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一样,都是童蒙读物,而且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最为流行的童蒙读物,所以号称“三百千”,《百家姓》就是当中这个“百”。《百家姓》集中了中华的姓氏,排列成四个字一句,供孩子们认字用,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第二道题,类似《百家姓》的书以前有没有?5答案是:有。不仅有,而且有的是。在《百家姓》以前,有关姓氏的文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世本》,记载从黄帝到春秋这段历史时期里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世系就是你爸是谁,你爷爷是谁,你曾祖父是谁。居邑,就是居住地等等。可惜《世本》大概到了宋朝就不存在了。全世界最重姓氏的,大

3、概就算中华民族了,自然有很多这类书,有些还传到了今天。比如,有一本叫《皇明百家姓》,是明朝的。大家可以想想,明朝的《百家姓》不会以赵钱孙李开头了,以谁开头?朱,因为皇帝姓朱。还有一本康熙年间的,叫《御制百家姓》,它以什么开头啊?开头是“孔孟”。因为清朝的皇帝,要表达自己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尊崇,所以拿“孔孟”开头。另外,还有一些兄弟民族文字的《百家姓》,比如《蒙古字目百家姓》,用蒙古语。还有《女真字目百家姓》,用女真文。然而它们不是童蒙读物,所以就不够流行了。5第三个问题,《百家姓》是什么时候的书?最晚在宋朝。根据在哪里?陆游。他写过一首诗叫《秋日郊居》,诗后他

4、写下一段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到了农历的十月,没有什么农活好干了,农家的子弟就要去读书了,就叫“冬学”。那么在冬季学期里读什么书?一本叫《杂字》,认字去吧;还有一本叫《百家姓》。你看,《百家姓》在南宋的陆游前已经成为村书了,农村里都找得着,说明非常流行,所以我们说,《百家姓》最晚在宋朝就有了。第四个问题,《百家姓》是谁写的啊?答案是不知道。当然,不是绝对不知道,也是可以有些推测的。南宋有个人叫王明清,他在一部叫《玉照新志》的书里面讲《百家姓》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也就是说,五代十国的时候,有

5、一个国家叫吴越——钱氏吴越国。作者应该是吴越国的一个小民。这个小民呢,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人,但肯定也是读书人,不然不认字。还有,赵钱孙李,为什么把这四个姓搁前头,为什么不找别的姓?因为在当时,赵是宋朝的国姓,钱是吴越国的国姓。越王钱缪虽然割据一方,但是他不喜欢打仗,所以他告诫子孙,如果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出现,投降就是了。他的后代有个子孙叫钱俶,是后来的吴越王,他执政时就纳土归降于宋。由于吴越国已经纳土归宋,所以赵排在第一;因为钱王没跟宋打仗,使百姓免受战争之苦,所以江浙这一带的人都很感念钱王,把钱放在第二位。5第三位为什么是孙?因为孙是吴越王钱俶的王后家的姓

6、。第四位为什么是李?因为当时和吴越国毗邻的一个国家是南唐。南唐谁有名啊?李后主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就是这位李后主的作品。北方宋朝姓赵,作者生活的地方吴越国姓钱,钱俶的王后姓孙,离作者最近的还有―个国家——南唐,姓李,所以《百家姓》开始是赵钱孙李。根据这个可以推断,作者是吴越国人士。第五个问题,《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有什么不同?《三字经》和《千字文》一个字一个字排列出来,就是一篇文章。《百家姓》不―样,它只是把每四个姓搁一块儿。“赵钱孙李”跟“周吴郑王”有什么关系?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是合辙押韵,除

7、此之外,没有任何含义。第六道题,既然如此,为什么《百家姓》会被选作蒙学课本?如果出于认字的考虑,可选的书多了去了。但是《百家姓》汇集的可不是一般的汉字,都是做姓氏用的汉字。这就不一样了,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分别亲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传统中国,姓比名重要,而且在古代,认字还有一个讲究——礼节,比如咱们今天见面,双方打招呼:您贵姓啊?免贵姓钱。怎么写啊?一下就露出你没文化了,而且对别人极不尊重。所以小孩子尽早要把别人的姓给记牢、会写,这就是礼节。一问您贵姓?张先生、张老师。您给我写一遍?不用。所以选《百家姓》为童蒙读物。5最后,我要强调一点,在

8、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不是每个民族都有姓的,但是绝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